野地灵光近距离感受精神病人的身边环境

2022-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文|十里荷塘秋水长

打开手边的这本《野地灵光》之初多少还是带着很多疑问的,比如真的住进精神病院去作为病人接受治疗,对于李兰妮这样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是不是必要的,作者这么清晰地写书反映这方面的个人感受和被医治的历程,是博人眼球还是真有必要?有没有浪费医学资源的倾向?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的出发点和李兰妮写《野地灵光》的出发点能比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不得不说,从最初的猎奇心理开始,经历了一定的疑惑不解再到油然而生的钦佩,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毕竟类似书中记录的博爱和惠爱,北医六院这样的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陌生了一点。

像李兰妮这样的脑子很清醒的作家,在那个环境里,会遭遇到的未知的东西有可能性也太大了一点。

以前我看过蔓玫的《抑郁生花》,也是作为重度抑郁症患者治疗好了之后的一本书,看得人心都要碎了的心疼她,好在最后蔓玫在不离不弃的男朋友的陪伴和支持下,在父母亲的懊悔焦虑中,慢慢康复直到转到学习植物方面的专业读研究生毕业,整个治疗过程,亲人和爱人的陪伴下,她慢慢地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学业有成,身体和心理都康复,出版了几本书,又恢复到小才女的才气满满和古灵精怪。

李兰妮要是在病房里被其他人攻击怎么办?主动请求电击治疗要是失忆了怎么办?我揪着心往下看。好在担心的那些情节并未发生,我倒是意外看到了以前似曾相识的人。李兰妮在书里写的两个女孩,一个代称娃娃,一个代称荣荣,她们就像我身边曾经见过的人。

那个娃娃,是集父母宠爱于一身的聪明乖巧学霸级的人物,爸爸妈妈一直都是以她为荣,每天把“我娃太优秀了”挂在嘴上,娃娃也确实是一路遥遥领先同龄人的优秀完成学业、扎根京城,还凭借一己之力在北京供了套房子,自己的皮肤吹弹可破,每天捣鼓精油护肤像个活广告一样,吸引了身边的人纷纷请教护肤经验,还购买她亲自调配的对症下药的精油护肤品。

这样的人应该一直都闪闪发光啊!可惜娃娃突然发病,住进了北医六院,爸妈都来陪,对娃娃的发病归结原因为社会不公和自己倒霉。李兰妮看到娃爸娃妈每天对女儿像对一个小朋友,每天各种公主发辫轮番招呼给女儿编梳,娃娃三十多岁的年纪每天跟父母用撒娇的孩子语气对话,痛苦起来的时候在床上高呼胃痛每每说要死掉……荣荣妈背地里跟李兰妮说,亲眼看见娃娃将吃进去的流食从喉咙里抠出来。

我那一刻眼前浮现的是很多年前退学的一个学生,那个女孩子忽然发病是受了刺激,据说追求某位男神一样的校园学长被拒绝了,她开始旷课,找不到教室,不会按时去食堂吃饭,怕见人,不洗衣服不洗澡,辅导员沟通多次无效,同寝室同学说她夜里成夜成夜不睡觉,只好通知了家长,最后送医治疗后先休学后来退学,说根本不能再说学业的事情了。那个女生和书里的娃娃几乎重合,唉,这么好的青春年华……

李兰妮对于这些案例的实录,也带有自己的看法和批判,孩子的教育哪里应该是这样的呢。我们常常感叹孩子像是家庭的镜子,看娃娃很具有代表性。

李兰妮的这本书《野地灵光》推荐给压力大的人们看看,在这么平淡无奇的生活里,希望大家尽量让自己放松,让孩子不要过于紧张,在我们还无法确定那么多人突发精神疾患的真正缘由的前提下,我们要尽力避免人为导致的后果自己和家庭无法承担。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兰妮的亲身经历更具有说服力,也更显示了身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出于自救和救人的意愿,身患重度抑郁症十余年的作家李兰妮真的无愧于作家这个身份。(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by/13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