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真知道,不知道自己知

2023-4-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76482.html

这是静之兄第篇原创,累计原创万字

01

大家好,我是静之兄,今天我们来讲《传习录》第条。

这一条跟在上一条后面,对“至诚前知”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在这一条里,王阳明提出了良知是“无知无不知,无照无不照”的观点。恐怕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头疼,这些唧唧唧的到底是啥意思?

有个笑话,古时有个人家里穷,没钱点油灯看书,结果发现邻居家灯火通亮,于是在墙角下凿了个洞,灯光就透过来了,这个人因而就可以就着灯光读书,整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好不快活。好一个凿壁偷光的励志故事。不过,很快这个人就死了。

这是为何?原来,邻居整天听到墙角里面总是传来唧唧唧的声音,扰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以为是老鼠在打架,于是就把一碗放了毒药的饭推进洞里,想把老鼠毒死。而这个人却以为邻居是看他读书太晚肚子饿了才送饭过来,一阵感动之下,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饭一扫而光,结果被毒死了。

那么,王阳明唧唧唧讲的又是什么意思?我们把手上的饭先端着,看看能否听得懂,再来决定要不要把它送出去。

02

如下:

王阳明说:“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本就是如此的。好比太阳,从来没有想法要照亮万物,却自然的发光,无物不在它的照射下。无照无不照,这原本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来是无意觉知的,如今却要它有意去觉知,本来是无所不觉知的,如今却怀疑它有觉知不到的地方,这些只是不能完全相信良知罢了。”

03

王阳明的观点,简单说起来,就是良知从本体上讲是无所不知的,只是这种觉知是本能反应,不是有意为之。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王阳明举了太阳照万物的例子。太阳照万物,发光是其本能,从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意施恩,更没有什么所谓的恶意惩罚。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太阳有恩于万物,是用人类的好恶去给它贴上了标签。试想,那些身陷旱灾、颗粒无收的灾民,何尝不是指着天上的太阳骂它混蛋,不给人活路。很多小学生写作文,实在没什么写的,就表扬起太阳来:太阳公公很勤奋,每天准时上下班,从不偷懒。

太阳如果真有知,恐医院,因为骂他的很多,赞美他的也很多,这就容易使人精神错乱,不知道自己到底算好人还是坏人。好在太阳无知,听不到人间乱七八糟的评价。

04

良知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它本来就是无所不照的,没有夹杂任何私人的好恶或情绪。然而,我们却给良知加上了许多赞美之词,总想从它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

怎么办呢?人们往往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认为良知不够全面,所以拼命的学习知识,以便增加良知的力量;另一种方法是认为良知越用越灵,一件事上不灵没关系,再换一件事,一直努力下去,肯定会灵的。

没曾想,这两种方法都是错的。首先,良知不是知识,本质是圆融的,没有任何欠缺,也没有任何可增可减的可能。因此,知识的学习不能增加任何的良知;其次,良知失效并非良知的责任,而是私欲作祟,良知无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去先把私欲去掉,即使再努力工作,良知也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如果真想得到良知更多的好处,冲着良知去下功夫是无效的,只有想办法把私欲去掉,良知才可能帮助我们。就像下雨天,乌云遮蔽,太阳似乎下班了,其实不然,太阳还是高悬空中,只是乌云太厚,遮住了阳光,这才下雨。我们不能找太阳的麻烦,指责它偷懒,而要朝乌云射几发火箭弹,把它驱散,让阳光可以透过来。

05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与自己的认知作战。我们的成功来自于认知,我们的局限也来自于认知。对于任何人而言,这一点都是从不落空的。不同的是,愚昧的、执着的人被认知所困,睿智的、开放的人突破认知。

关于认知,有个次第,第一层是假知道,第二层是真知道,第三层是真智慧。

那些到处嚷嚷着似乎掌握了宇宙真相的,一般都是假知道,了不起听过一些皮毛,记住了一些名词。我见过很多所谓的高人,说起来高深莫测,但看他做的事,连知行合一的标准都达不到,更别提什么得道了。

真知道者,从来不强调自己什么都懂,而会诚实的承认自己确实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王阳明说,“诚是实理”。哪怕再有知识的人,认知照到的也不过是手电筒照射的范围,相对于浩瀚无边的宇宙,真是匮乏得可怜,又怎敢妄自尊大?如果连这点简单的道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什么都懂么?

06

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才是真智慧。

世界是不好不坏的,但人类是喜欢简单的动物,所以习惯按照对我们好或者坏的标准给一切事物贴上善和恶的标签,从而亲近善的、远离恶的。当我们给一个东西贴上坏的标签时,往往意味着把自己一部分的良知给遮蔽起来了,犹如盲人摸象,无法不带偏见。

有智慧的人懂得这一点,所以会总是反过来检查自己的认知。禅宗里讲,修行有三大境界:第一层境界是见山是山,第二层境界是见山不是山,第三层境界是见山还是山。这是不是相当于绕了个大弯,回到了原点?

有人会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反来反去,什么都没变嘛。

果真如此么?其实不然。正是在对认知翻来覆去的颠覆中,才算稍微全面的看到了事情的全貌,知道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简单,从而理解了各种现象存在的现实意义,进而找到了如何改进的方法。

07

查理.芒格曾说,看一个问题,最少要看结果的结果的结果,要反过来看,再反过来看。他在安然事件之前就完美的找到了导致其破产的罪魁祸首,更神奇的是,他是通过一个寓言提前预知的。

安然公司是一家美国知名的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之一,在北美地区是头号天然气和电力批发销售商,在年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6位。所谓大而不倒,但安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轰然倒下,给美国企业界以及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倒闭事件发生后,人们都在寻找原因,但都不得其法,只有查理.芒格几年前的一篇文章里才抓到了根本。

查理.芒格认为,把公司的倒闭归责于会计人员作假,这是找替罪羊。应该把板子打在企业的CEO身上,因为会计人员要听命于他们。不过,从创造利润的角度来看,CEO的行为又是正常的,外部请来的审计师失职,这才没有把好最后一关,审计师才是罪魁祸首。但是,审计师不过是凭借会计法进行一番操作,如果会计法没有漏洞,他们怎么可能操纵数据?制定会计法的议会才应该对此负责。然而,议会里都是一些不懂会计的非专业人士,他们只是根据会计师协会的提案才表决的。因此,会计师协会里面那些主导会计标准的人才应该被送去地狱。

大家看,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查理.芒格一直在推翻自己的结论,把自己当成小白,强调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这才找到了最后的答案。相反,如果他笃定自己的某个观点是真理,就无法找到真相了。

08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真知道,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才是真智慧。

我不知道这个道理有没有讲清楚,大家有没有听明白。或许,也有不少人正端着一碗饭在一旁默默的听着,下一秒就可能将它塞到我怀里呢。

一笑......

附录:《传习录》

先生曰:“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去年今日文章:《静之兄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深图父母情绪管理心学第三讲录音整理稿5)》

静之兄,专注传习阳明心学

建议通过意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by/14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