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史上最大三月三民俗节本周末开幕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广州史上最大“三月三”民俗节本周末开幕
站在亚运城市新起点上的广州,当前正在向世界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大步进发。今年以来,各种民俗风情被不断出现、发掘,为广州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添砖加瓦。
广州向来东有南海神庙“波罗诞”,西有仁威庙会“北帝诞”。今年,荔湾区亦将借助“三月三仁威庙会”的悠久历史和影响,全面展现以“西关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民俗风采,复兴“三月三,游荔枝湾”的地道传统风俗。
“转文塔、逛庙会、会男女、游船河、乐童玩、睇大戏、对诗画、叹美食、拎手信、派福米……”昨日荔湾区召开发布会,得悉,4月2日至4月6日,广州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三月三”民间文化活动将在荔枝湾举行。本次荔枝湾民俗活动,从原来的3天延长到了5天,在保存了原来仁威庙会的醒狮巡游等传统活动基础上,首次以岭南传统春游文化为核心对荔枝湾一带岭南本土民间民俗进行发掘恢复展现,转文塔祈福、逛庙会看大戏、清明节放河灯等将逐一重现,市民届时还可以目击新一届“西关小姐”海选风采。
从本日起到3月31日,市民可以通过、络等方式报名,争取参加开幕式体验一番。
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借助仁威庙会复兴传统风俗
农历三月初三,万物开春,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民间传统节庆最集中的日子,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壮族歌节、白族歌会等等不胜枚举、姿采各异,这一天可说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彩展现日。
据原荔湾区舆志办主任胡文中昨日介绍,历史上“三月三”最传统最重要的活动是“春涉”,“之前很流行文人在水边吟诗作对,它是民间传统的上巳节,是中国迎接春季、驱除邪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的一个节日。”最开始是人们到河涌“洗邋遢”,后来风俗就渐渐发展成多元化了,文人雅士会在“三月三”去河边吟诗作对,还有年轻男女在河边相会等等。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作为岭南地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广州西关,至今仍保存着“三月三”的民间风俗。荔枝湾附近的仁威祖庙,距今已有960多年的历史,在其建成后举行的三月初三“北帝诞”庙会,逐步成为当地最热烈的庙会。香客纷纭到仁威庙“拜北帝”乞求今年风调雨顺,广场附近的民间工艺街,除大家较熟习的风车、剪纸,还有较少露面的手制狮头和木鼓等,很多人逛完庙会都会买“狮头”回家添喜气“辟邪”。但是,解放后这些传统习俗一度中断了几十年,自2005年开始才由荔湾区再度恢复。如今仁威庙会的祈福、慈善派米、道教音乐表演,和西郊经济发展公司约请来自泮塘、盐步、花都、南海等地十几条友好村的醒狮举行会狮、参神、高桩表演等活动,已成为广佛民俗文化交流互动的一项品牌,以往一天乃至吸引了近10万民众参加,可谓广州市又一民间民俗文化和旅游盛事。
昨日荔湾区文广新局局长郭泽果表示,借助“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的悠久历史和影响,荔湾今年开始将将全面展现以“西关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民俗风采,复兴“三月三,游荔枝湾”的地道传统风俗,打造一个具有长远生命力,广大市民热情参与的经典民俗文化活动品牌,加快建设“文化荔湾”。
“三月三”活动延长到5天
胡文中介绍,荔枝湾周边一直都是广州地区“三月三”民间休闲游玩的传统胜地,清朝诗人胡鹤就曾写过“冶游风景似江南,佳节欣逢三月三。千队红妆万枝桨,荔湾春水胜鹅潭”这1诗篇。由此亦可见,当年“三月三”荔枝湾周边还不止“北帝诞”这1传统民俗,还有最出名的“游船河”等活动。
“我们这次的‘三月三’也将恢复部份传统的民俗活动,包括转文塔、会男女等已消失的传统习俗。”郭泽果表示,本次民俗文化节继续保存了原来仁威庙会如醒狮巡游等传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扩大,根据历史资料和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部份地方老者的回想线索,首次以岭南传统春游文化为核心,强调突出水文化特点,对广州荔枝湾一带岭南本土民间民俗进行发掘恢复展现。全部活动的范围也扩展到全部荔枝湾景区,时间从原来3天延长到5天(4月2~6日),“希望每天有亮点,来了看不够,看到忘了走,走了想回头”。
在西关长大、今年78岁的蔡成轩告知,西关一带自古水密布,街坊都是靠水吃饭、依水而居,由于北帝是水神,很多条村都是供奉北帝,乞求平安长寿。“经过几百年的社会变迁,相干的传统民俗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古为今用,让人感到很亲切、振奋。”
文塔祈愿多年后重启
很多到过荔枝湾涌的游客,都会选择在文塔前留下美丽的瞬间。位于荔枝湾畔、封闭多年的文塔,也将在这次民俗节中正式开放。这也是本次“三月三”的1大重头戏。
“在古时候,文塔承当着振兴文运的作用。”胡文中表示,荔枝湾的文塔是广州市区内唯一的功名塔,有四百多年历史,据传广东清朝三个状元都曾到此拜祭过后上京赶考科举中魁的,其中的梁耀枢还住在不远处,即西关的陶陶居附近,还有清朝的探花李文田也住过附近的恩宁路,现仍有其故居泰华楼,可见西关荔枝湾一带的文运的昌盛。
“由于解放前文塔就荒废已久,有关的记载和记忆都甚少,故这次根据各地文塔和泮塘乡民拜文昌的风俗,重点恢复了转文塔祈愿的民俗,这也是文塔大门许多年来的首次正式重启。”郭泽果泄漏,4月2日开幕式当天将有一个很特别的文塔开启仪式,将开放部份名额让市民游客报名参加文塔观礼、拎手信。尔后每天市民游客都可来转文塔祈愿,并可进塔内参观许愿。
除转文塔,市民游客还可以赏美人、放河灯、品百态等。活动期间,荔湾区将组织2011对身穿传统衣饰的男女到仁威庙、文塔和荔枝湾涌沿岸逛街,再现当年“三月三”市郊踏青会男女场面,并与游客互动。在4月3日下午,主办方更将公然全城招募美人,美人们可穿越时空,穿着汉服、旗袍等各时期的经典衣饰,沿荔枝湾涌两岸展现,造就全城最美丽迷人的风景线,同时这也是“西关小姐”海选的预热启动。
主办方提示,预计届时将有大量市民游客参加活动,目前荔枝湾邻近停车位较紧张,可能难以满足市民需要,建议市民游客搭乘公交或地铁前往,如地铁一号线长寿路站和五号线中山八路站都离得比较近。
清明当天首次复活放河灯
“剃头、鸡公榄、铲刀磨铰剪、捏泥人、租公仔书、二世祖、算命先生……”还了解到,本次荔枝湾民俗文化节期间,荔枝湾涌北部特别设置了传统风情展现区,安排12个展位,每一个展位有一名表演者,配合道具演绎这些传统风情,沿街散布于叹水桥至至善桥之间,相隔米一档,让游人三步一景,人在画中。游客可近距离互动接触老广州七十二行当及老广州生活百态活的展现,在轻松的笑声中取得广州历史的了解和思考。
而仁威庙广场、蒋光鼐广场和文塔广场,则展现广州童谣、民谣,以真人游玩的方式,展现旧日小孩子的各种游戏和玩具(包括陀螺、跳房子、跳橡皮),市民游客可参与其中,回味儿时的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第四天(4月5日)恰是清明节,入夜后荔枝湾将举行市内首次放河灯活动,既可表追思,亦可许愿望,青年男女同放河灯则更修缘分、证情义。荔湾区方面指出,“三月三,荔枝湾”将是荔湾岭南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的一个新的开始,今年也将有相干文化活动陆续展开,随着荔枝湾二期的展开,荔湾深厚的历史文化将得到更多的发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的引领带动功能将得到更大的发挥,期待荔湾建设广州世界文化名城核心区的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