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丝带心灵课堂第六十三讲精神
2019-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之空中课堂(27)
今天跟大家聊得内容是关于老年痴呆的一些早期常见症状及其如何预防。
我记得上次给大家说过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社会:≥60岁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年全国:≥65岁人口占总人口7.58%也就是说,早在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统计,在我国估计已有约万老年性痴呆病人。而且60岁以上的人群随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将增加两倍,在80-85岁的老年人中有20%患有老年痴呆。
痴呆病人平均生存期为5.5年,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位死因。但由于该病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同时人们对老年性痴呆的严重性、广泛性缺乏足够重视,容易被患者家属忽视。尤其是对早期识别、治疗和护理老年性痴呆病人仍然有许多疑问和误解,从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一)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老年痴呆症的病情发展很慢,许多被儿女发现有点医院来看病,其实这类患者大都已到中度痴呆的程度。要想尽早发现老年痴呆症的苗头,就需要对老人悉心观察,多与之交流。其实老年痴呆症的前兆不少。
早期症状
1、记忆力减退:近记忆力受损较明显,不记得刚刚发生的事,甚至拿什么东西转手就忘。有的老人记忆力减退到忘记熟人的名字。
2、计算能力减退:以前是一个非常精于计算的人,现在却连买菜的小账都算不清。买了东西不给钱或是给了钱不拿东西。
3、思维能力下降:老人对看过的东西不在有评价能力。比如看电视剧,有的老人以前还能评价一下剧中人物,现在对刚看过的剧情就不能讲明白。
4、性格情感改变:以前大大咧咧很随和的一个人变得越来越固执、古怪,斤斤计较。以前很开朗的一个人开始出现不爱理人,经常发呆,情绪低落。有的老人开始多疑。以前喜欢干净的一个人开始变得邋遢。
5、定向力差;出门后开始找不到家
6、自理能力差:语言功能退化,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出现上述情况时,儿女一定要注意父母是否出现了痴呆的问题。
(二)痴呆的症状分期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近事记忆障碍为主。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对新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如经常丢东西,忘记重要的约会等,记不住新同事名字等。并在记忆障碍的同时,渐渐出现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力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帮助。人格改变也经常出现在此期。表现为缺乏主动性,活动减少,孤独、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退。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记忆障碍进一步加重,病情急转直下,认识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有失认(不能从面容认识出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甚至认不出镜子中的自己)、失语(言语功能障碍,看见物品,不能说出物体的名字。)和失用(不能完成连续的动作,如刷牙、洗漱、穿衣)思维情感障碍及个性人格改变明显,行为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动、假面具脸和肌张力增高,也可见偏瘫癫痫发作,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出院完全缄默,完全卧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三)痴呆的预防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由于蛋白质是构成大脑细胞核维持大脑活动的重要物质,因此老年人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注意了均衡饮食,也就会保证了大脑蛋白质的供应。注意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膳食中鱼、瘦肉、豆类的摄入,以获取充足的优质蛋白,有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第二、注意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的补充。
研究发现,老年人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就会增加发生老年性痴呆症的危险,因此,平时要注意补充这类维生素,这对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有积极意义远离铝,多补钙。
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症病人脑细胞内的含铝量是一般人的10~30倍,而血钙水平却明显低于非痴呆症患者。因此,专家建议要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平时一定要避免含铝食物,不吃添加明矾的食品,如炸油条、粉条等,明矾是含铝化合物。也不要使用铝质餐具。注意饮食中钙的摄取,多吃富钙食物。
第四、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情绪抑郁。
长期精神紧张、不良情绪可以加速老年人脑细胞退化,反应迟钝,使人提前出现老年性痴呆。过度的精神刺激如大怒、忧伤等对人大脑的组织功能是一大危害,应尽量避免。
第五、活跃、丰富日常生活。
积极进行各种脑力及体力活动,听音乐、打太极拳、练气功,这样有利于大脑抑郁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脑细胞的活力,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另外,培养多种爱好和兴趣,勤于动手,多用脑,琴棋书画能陶冶情操,延缓大脑老化。
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
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
(四)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1、常用事物保持固定不变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来说,一个熟悉的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
2、保证生活环境的安全性
由于老人痴呆患者的判断力和记忆力下降,对于有些物品的安全性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因此安全问题即为重中之重。“例如有些患者不能判断冷水和热水,可能因此造成烫伤;又比如锋利、尖锐的物品,如剪刀、镊子等,应收好放好,不要把危险的物品放在患者容易拿到的地方;还有就是防止误食误吸,清洁剂洗衣粉及带壳的坚果之类的东西应放在正确的位置。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单独外出,以免迷路走失。”建议在患者衣袋中放一张写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卡片或布条。
3、科学照顾起居
建议选择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喂饭时千万别急以免呛咳。
将厕所设在患者生活区的附近,提供明显的入厕标志。记得定时提醒患者如厕,并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和衣物。
患者痴呆症状较为严重时,常会出现睡眠颠倒的情况,如白天休息而在夜间吵闹的情况。护理者往往因此疲惫不堪。当出现此种情况时,最好想办法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可以通过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才休息。
4、适当的锻炼
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如果太过“尽心”,也并非一件好事。最好的做法是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让患者独自完成洗脸、刷牙、更衣等日常活动。与此同时,痴呆患者也需要适当身体锻炼和记忆及智能训练,简单的锻炼如晒太阳、散步,或者抛球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5、足够的情感支持
家人还应尽可能多抽时间陪伴老人,还可以多聊天,例如一起回忆有趣的往事,不但可以起到刺激记忆,减慢记忆功能丧失的进程的作用,还可以帮助消除患者的孤独情绪。
宋丽华副主任医师,精神五科副主任,老年心理卫生首席医师。石家庄市精神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老年痴呆与相关疾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8年,精神科工作6年,对内科常见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到的诊疗经验。擅长老年痴呆、老年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重性精神疾病及躯体化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神经症的诊治。
图文:宋丽华
本期编辑:郝学娜
往
期
精
彩
我院感控科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流感知识培训
我院开展“团结友爱、互助互济、奉献爱心”互助捐款活动
觉得不错,请点赞↓↓↓
宋丽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