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里的所罗门
2020-1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
精神病院里的婆罗门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成了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从上至下依次为统治阶级、军事、行政贵族、没有政治特权的雅利安人以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
有社会便有纷争,有纷争就能分出高下。
医院里都住着些眼神呆滞,行动迟缓的病人抑或是胡言乱语的“疯子”?那真是大错特错,这里是一方世外小世界,也有着潜藏其中“社会等级”。
病人们在这个精神科病房的小世界里会自己“闯荡”出一片天地。
我的患者“小潘”,是一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他是个情商极高的“溜须能手”。也是第一个“甩我耳光”的精神科患者。
他说话的语速很快,双手因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而不停的颤抖。病区里他经常做拳击出拳的动作捶打墙壁。我查房的时候也偶尔会对我挥两下,我惊恐的躲,他就狡黠的嘿嘿笑两声然后走开。
他经常穿着一件黑色的棉袄,里面着个短袖T,脚上一双穿了多年的阿甘鞋。我刚去的时候总觉得他病的这么重智商估计也受影响,但我发现每次换季的时候他都能及时的添加衣物。“小潘”不傻。
他时常跟我说“李大夫让我家走吧,家走,家走。我一个多小时就跑回家去了,你不用送我。”小潘是一个被家属遗忘的个体,这在我们那医院是个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可是小潘却过的“挺滋润”。有烟抽,有零食吃,偶尔也会有半新的衣服穿。“小潘”挺神。
别看小潘病情经常波动,我看到他的时候他也总是在做自己的“拳击训练”,但是在病人中的人缘却异常好,特别是跟那些有家属探望的病人关系很好。每次“小潘”的好朋友探视结束,他的柜子里也会出现很多好吃的。小潘会拿这些好吃的和别人换烟。有时候也会和病友打牌赢点烟抽。小潘的这种“不等价交换”,让他“赚的盆满钵满”。“小潘”挺精。
小潘和大夫护士的关系也好,有一天他穿着一件露着肚脐的紧身衣和我显摆。嘻嘻的冲我笑,问我好不好看。是我们善良的美小护把自己不穿的衣服带来分给了病人,小潘快一米八的身高穿上小女生的衣服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小潘长期吃药,有点药源性强迫,他经常去水池旁边玩水,弄得到处都是。一次他玩水时我走询问,小潘直接给我一巴掌,但是我躲开了,所以他手上的水都弄到了我眼睛里、脸上,我揉着眼睛,他连忙说你别哭,我不玩水了。小潘“挺暖”。
病区里能帮忙干点活的病人、有家属定期探望的、病情较轻能有效沟通的病人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连打牌的时候都会有人在旁边“伺候”。病情较重、卫生不佳、性格古怪、智力欠佳、瘫痪在床的病人在食物链的底层。不过,小潘在这个层级中是个特别的存在。病前人格相对保留的好,即便疾病摧毁了他的认知、行为。他还是能够在这个小世界中过的很好。
精神病人也会有感情,有友谊。我的一个思维破裂的病人,说一句话会出现很多逻辑错误。要很长一段时间她才能勉强表达清楚自己的需求,然而他和病友们一起玩牌却很顺畅。
还有一个病人像我们病区的迎宾,对每个来往的工作人员都很客气,热情的问好,面带笑容。但当一个智力有点缺陷的病人走到她的卧室门口,她却一反常态的大声呵斥:“某某某,快滚,快滚。”
这个被驱赶的病人常常垂着头独自在角落傻笑。基本不交流。我的另一个病人“很乱”,言语幼稚的很,总是管我叫姐姐,吃饭不懂得咀嚼,每每大口吞咽,所以她需要等别人都吃完饭后,抽出单独的工作人员看护她吃饭。很多时候她拿着勺子、张着嘴看着别人吃饭。有一次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前者看她没吃饭便一勺一勺的喂她。此情此景,是不是让她淡漠的情感中生成了一丝怜悯?我不得知,却有些许感动。
医院是不是个小社会,也是社会现象的小缩影?这里有着最纯粹的温情,也有着耍小聪明的狡黠,也有着你一帮我一派的排挤。也有着见人下菜碟的现实。总之,这个世外之地也是个有意思之地。
这篇文字我想给大家呈现一个现代的精神科病房的状态,从而纠正大家对于精神科、精神科病房以及精神科病人一贯的偏见。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精神医学”专业,每次说到这个专业的时候都会让对方忍俊不禁,然后用充满同情的眼神“关怀”我;
上班后参加聚会,我经常会被闺蜜介绍为“精神病李大夫”。
这些年我又成为了“为您解忧的李医生”。
也会有人用谜一样的眼神看着我,并说其实“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对于我的态度转变也印证了世人对精神医学和精神病患在态度上的扭转。
在这个小小的病房里,我们感受世间冷暖。在这个小小病房里有一群志存高远的精神卫生人在前赴后继的努力。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李医生为您解忧,祝您身心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