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鴽

2023-3-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拼多多运营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4012.html

清明,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清明”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之感。清明又分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

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鴽”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十四候。出自战国佚名的《逸周书》,原句是:"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ru),又五日,虹始见。”意思是“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鴽是鹌鹑一类的鸟,“田鼠化为鴽”,是古人的一种错误认识。

鴽,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鹌鹑类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清明二侯期间,天气主要以多云为主,温度在5℃—22℃之间,伴有3—5级北风。期间空气质量良好,可以适当走走,疫情期间注意带好口罩。

清明饮食养生

1、多吃凉性食物

清明时节,属于春季多雨期,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同时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如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2、换衣不宜过早

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切不可过早换上春装,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上,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可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上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3、清明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因此,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cs/14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