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娅葛林菲尔德未来的人性科学之举纲

2024/1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5416234.html
莉娅·葛林菲尔德莉娅·葛林菲尔德(LiahGreenfeld),美国波士顿大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教授,民族主义研究领域最杰出的知名学者之一。为中国读者所知的其主要著作有:《民族主义:通往现代性的五条道路》《资本主义的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民族主义与心智:现代文化论文集》等。其三卷本力作《心智、现代性和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的中文版将于今年在国内面世。一、作为符号现象的人性新的世界知识中心或许即将崛起于东亚与南亚,抵消美国既有的利益,甚至令其化为乌有。这一变化可能为一种人性科学的兴起创造必要条件,这种人性科学能从自身主旨出发,逐步积累客观知识。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人性科学兴起的第一步是将人性从其生物主题上分离出来,把人性视为独立的研究本体。比较动物学的研究可以为这一分离提供实证基础——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比较,马上就能够发现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方式(即人们在扮演父母、工作者和公民等社会角色时所做之事)如此丰富多样、变化多端;而动物的社会则相对循规蹈矩,即便社会性很强的智慧动物如狼、狮、海豚和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考虑到智人的基因组与黑猩猩的基因组在数量上的差异微乎其微(略高于1%),显然上述区别并不是由基因差异、或曰生物进化造成的。更清楚的事实是,其他动物均通过基因的方式传递生活方式或社会法则,而人类却主要以符号的方式传递生活方式,符号的方式多种多样,语言首当其冲。所谓“文化”,指的正是这种将需要传递的生活方式和传递本身都包含在内的符号传递。而文化正是以定性的方式,让人类彻底地从生物层面的动物王国里脱颖而出。人类特异性方面的实证证据表明,人并非只是一种生命形式或一个生物物种。人具备自有的、非生物的存在,完全值得一门自治的科学来专门研究。应当建立一门研究人类的科学,并不是由于我们的社会充满了人类这个事实,而是缘于传递和规范人类社会这一过程的符号特性。开宗明义,这门科学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cs/15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