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打车你会怎么办他

2016-11-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在滴滴平台,有位出租车司机,特别奇怪。这位师傅家住昌平郊区,每周有三天的早上,他都固定去接一位海淀区的乘客,中间相隔几十公里。从年开始,哪怕要空车几十公里。下午3点,不管车开在哪儿,他医院方向的订单。

这么下来,一天要少赚不少钱。

更何况他一连少赚了七年。

这位出租车师傅就是高福友。

高师傅不是什么拆迁户,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并不宽裕。在北京跑出租车每天一睁眼就担着份子钱,压力挺大。

高师傅是一名滴滴出租车司机,在他的滴滴客户端上,乘客好评率99%,并且从未收到过投诉。加入滴滴两年多来,高师傅说,让自己感到最大的改变就是,接乘客更方便了,以前只能漫无目的在路边扫活儿,现在用手机听着订单就可以了。高师傅还自己学会了用手机导航,乘客在哪儿,他都能很快到达指定地点,载着乘客上路。

而让高师傅现在最觉得方便的是,每天下午收车回家,还能选个“顺风回家”功能,然后再也不担心想以往那样,空着车子回家,或者担心接到了相反路程的乘客不知该如何做了。

年7月的一天,高师傅听朋友说起,有位两眼双盲的老医院透析治疗,却苦恼没车接送。老人、小孩、孕妇和醉酒者是出租车行业里的几类“敏感人群”,接上这类乘客的司机,精神时刻都不敢松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更何况这位老人是需要每周三次的定时送医。

这位老人就是马奶奶,北京海淀区一位退休老干部,如今82岁高龄。医院做透析治疗。老人身体不便得坐轮椅,双眼又看不见,每次看病治疗十分麻烦,透析患者对时间又格外要求,家里人很是犯愁。

马奶奶的女儿冯女士说,本来打车30、40块钱的车程,出价到,都没人愿意接送。

没想到,高师傅听了欣然答应。这一答应下来,就是七年。

上午11点准时等候在马奶奶家。

把老人推着下楼、抱到车上。

医院,推着老人去病房。轮椅行动不方便,高师傅累的一头大汗。

下午3点,医院等候透析出来的马奶奶。

从年到年,每周3次、每次4小时,一年下来就是50多天时间。

这七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过年过节,高师傅没有迟到过一次。赶上自己家里有急事,实在走不开,就让自己所在的雷锋车队同事去帮忙接送。

医院人潮拥挤的门诊大厅。每周,这个固定的组合都会出现在这里。

有时候,老人在车上大小便失禁,高师傅也不言声,回去清洗座套收拾干净。

老人眼睛看不见了,听声音一下就能认出他,早已把他视作亲生儿子。

高师傅说,自己母亲去世的很早,到今年已经去世17年了。每次想起这个都感到很愧疚,没有尽到作为儿子的孝道。“现在,我把马奶奶当做自己的妈妈一样,希望尽一份做儿子的孝心,想让她活得久一点,开心一点”。

冯女士说,如果没有遇到高师傅,母亲可能活不到今天。她把每次高师傅接送妈妈的时间记录下来,每年一本,目前已积累了7大本,全家人把这份记录叫“爱心数字”。

马奶奶的家人曾经写过很多封感谢信给公司请求表扬,但高师傅都默默拦下了。他说:“做什么事只要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我不求什么回报。我干了16年出租车司机了,还没干够”。

高师傅原来是首钢一名货车司机,年因为家人担心开货车太危险和辛苦,就做了一名北京的哥。自从有了滴滴,高师傅把自己干出租车司机的经验分享给了同行,更让自己的空驶减少,收入更加稳定了。

对于这份职业,高师傅说:“我(做出租车司机)一天拉10拨,有6拨儿人对我说一声谢谢,我心里就倍儿舒服。”

“当然,乘客坐车什么心情都有,不管他们心情好坏,自己都要热情、周到的对待。乘客不高兴没处发泄,有时候对出租车司机发泄,甚至骂几句,其实也没什么。在这个城市生活,每个人都不容易,有些情况可以理解。”

每天早上4点钟出车,下午4点前收车回家。高师傅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早点回家,跟着老伴儿一起做饭、照顾孙子和孙女,然后一家人一起吃晚饭。

他说,这才是人生的天伦之乐。

这就是北京的哥高福友师傅,一个本本分分、默默无闻的老司机。

在他身上,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英雄事迹,但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坚守,对社会责任有担当,是我能在出租车司机身上经常见到的最可贵的精神——的士精神。









































长沙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成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cs/1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