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二
2017-12-1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精神病患者患病的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并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复发可能性。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以防病情的反复发作。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及康复的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之中,应主要以下护理风险。
一、走失的风险1无自知力,定向力障碍一些患者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疾病,并且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很模糊,此类患者往往会毫无目的的出走,一旦出走便很难寻回,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去哪,完全是无目的性的。
2不愿住院许多精神病患者不喜欢精神科封闭形式的治疗,所以会医院。
防范护理措施1.平时与患者做好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2.管理好病区钥匙,保证病区门窗的封闭性。3.对于病区突然变化显著的患者要多留心,防止他们为达到出走目的,刻意讨好医护人员,取得信任。4.对于意识不清,无自知力的患者要有专人监护。防止他们在意识模糊的状态下走失。5.外出检查、活动时要有足够的工作人员陪同,保证每位患者都在工作人员的视线内。6.发生患者出走行为侯,要及时派人进行寻找,并与患者家属联系,必要时拨打协助寻找,将患者寻回后不可责骂他们,要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告诉他们疾病的严重性,做好健康教育。对于不愿意住院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二、反应带来的风险抗精神病药物有许多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有:嗜睡、口干、胃肠道反应、心慌、尿频、尿潴留、便秘、体位性低血压、血液化验结果异常、锥体外系反应。
防范护理措施1.对于服用药物剂量较大的患者,夜间巡视时要多留心观察呼吸、面色,必要时提醒患者更换卧位。2.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少量多次饮水
出现便秘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不要长时间蹲于地上,平时上厕所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症状时,应及时坐下或躺下。请周围病友通知医护人员。
3.每天监测患者体温、呼吸、脉搏、大小便,异常及时医嘱处理。4.定期对患者血液进行化验检查,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5.对于有锥体外系反应的患者,除及时用药物处理外,还要加强巡视,若患者出现肢体僵硬。为防止摔倒或坠床,可加床挡,必要时约束。此类患者进食时要严密监护,如吞咽困难,暂时禁食禁饮,以免噎食窒息。感谢精神科医生李林供稿
为健康而努力医院,关爱精神健康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身心健康
小孩白癜风好不好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