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万点赞寻找10名最美2018年

2023-2-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佛山日报讯 记者宋世伟报道:传递民政服务温暖,树立民政行业榜样。昨日,由市民政局携手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发起的佛山民政开放月活动步入高潮,在昨日举行的分享会上,“最美民政人”命名人选及提名人选接受全城点赞。

7月28日,佛山民政开放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在为期一个多月时间里,主办方接连开展市民观察体验团、佛山民政线上开放月、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其中。

“民政开放月活动拉近了市民和民政工作的距离,也让我们收获了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为佛山民政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提供了支撑和指引。”市民政局局长陈浩斌表示,全市民政系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内涵与价值的认知,积极汲取民智,回应民声,力争将佛山民政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昨日现场,除了总结展示民政开放月活动成果外,主办方还特别为获得“最美民政人”的十位命名人选与十位提名人选授荣,并向获得网络人气奖和最佳创新奖的两位“最美民政人”授予证书,褒扬在民政服务领域的杰出贡献者,树立民政行业榜样,从而深化民政工作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种精神。活动最后,“最美民政人”命名及提名人选现场宣读民政工作倡议书。

见证榜样 平凡练就最美

年度佛山“最美民政人”出炉,各民政服务领域先进典型接受点赞

经过一个多月的角逐,昨日下午,在美丽的东平河畔,由佛山市民政局主办的佛山民政开放月暨寻找“最美民政人”分享会如约举行,10名民政人被命名为年度佛山“最美民政人”。

他们中有坚守18年尽心照顾老人的敬老院护工、有送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殡仪馆火化工、有扎根村居的“两委”委员,有一天为对新人送上甜蜜幸福的婚姻登记员、还有朝气蓬勃服务家乡的新生代社工……

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这些民政人在细微处书写着大爱和担当,在平凡中铸就非凡,他们用勤劳博爱、用无私奉献为“最美民政人”作出了最好的诠释。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会上,多次响起长久掌声,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

“最美”见证

49万点赞寻找10名“最美”

会场外,10名“最美民政人”命名人选的巨幅海报迎风而立,接受与会者礼赞。

“珍姐做人诚恳,做事认真负责,是我们的榜样,她获认可实至名归。”来自张槎敬老院的何小姐对着老同事刘如珍的海报,不禁竖起大拇指。

亲友团为佛山“最美民政人”、来自禅城南庄镇龙津村委会的关淑卿点赞助威。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一种精神。今年夏天,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共同发起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活动。

经过严格的内部筛选,20名“最美民政人”候选人进入大众视野,并于8月13日起接受全城网络点赞。两周时间,共有30万人次市民参与,累计点赞数近49万次。

经专家审议,综合审议候选人物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工作业绩、实际成效、点赞总量等方面,最终产生包括10名佛山“最美民政人”命名人选、10名佛山“最美民政人”提名人选、1名网络人气奖、1名最佳创新奖在内的名单。

“10名‘最美民政人’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政服务领域、不同的岗位,年龄、经历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中铸就了非凡,在细微处彰显了大爱与担当。”佛山市民政局局长陈浩斌希望,各级民政部门借助“最美民政人”活动,继续深化民政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民政服务行业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将民政工作推向一个更好、更新的台阶。

“最美”直击

向榜样致敬向标杆学习

“很感动,很骄傲。”分享会上,来自佛山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李丽玲看着老同事林苑玲披着鲜红的绶带,望着播放同行事迹的大屏幕,心中激荡起复杂情绪,眼眶不禁湿润,“替她感到开心,她明年就要退休了”。

林苑玲年进入佛山市社会福利院从事养老护理工作,这在当时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有点让人瞧不起。当时福利院没有餐车、电梯,饭菜、热水、饮用水只能每天挑上楼,“只有乡下人才肯干”。林苑玲没有在乎这些世俗的评价,“我只知道这里的老人需要帮助,我可以帮他们”。

喂饭送药、洗澡洗头、换洗衣服、端尿端屎、清洁起居室……林苑玲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院内的所有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32年来,家乡在梅州的林苑玲回家过春节的次数不超过三次。而一次次春风化雨,让她赢得了老人的信任。

“是他们的坚守,让市民看到我们民政人是干什么的,让行业获得更多的认同和尊重。”同样作为最美民政人的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委会党委委员关淑卿深有感触。在她看来,只要能帮助居民解决好问题,为他们服务好就足够了,“以后我会更加用心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美民政人’活动挖掘出了民政工作最纯粹的精神,并将它发扬光大。”获得网络人气奖的市福彩中心技术部副部长曾志祥为活动、为同行点赞。他说,通过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活动,他看到民政各个岗位的推陈出新,受到极大启发,“我要向榜样学习,将好的方法运用到我的工作中”。

获得最佳创新奖的南海区西樵镇大同社区居委会“两委”委员程惠馨就是曾志祥想学习的榜样之一。她服务社区13年,一直致力打造社区亲子义工等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服务模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如何更好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是我面临的挑战,我也希望能够得到同行的指点”。

分享

有理想|郑玉棠:为家乡培养社工人才

“大学读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就尝试做社工,没想到越做越有感觉,就一直做到现在。”作为“最美民政人”命名人选之一的郑玉棠,目前在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已在社工阵地坚守9年。

年初,适逢佛山社会服务开始蓬勃发展,郑玉棠毅然放下在东莞已上轨道的工作,回归家乡投身南海社会工作事业。年,郑玉棠与启创医务社工团队,协助制定出广东省首部医务社工标准《佛山市南海区医务社工服务标准》并推广,推动医务社工在南海的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

工作中,他把“让人人过有尊严的生活”当作使命。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社工的作用就是让人时刻感受关怀。像有位临终者,希望给家人再做顿饭,但家人不理解,经社工帮忙,最终得以圆满。

更值一提的是,郑玉棠积极进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促成机构与不同社会工作院校的合作,持续接收社工实习学生,悉心参与实习生督导工作,为社会工作行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南海社会服务联会、“柠檬计划”等平台,郑玉棠到多个高校面向社工专业学生推介社工行业,推广南海本土社会服务经验,吸引学生留在专业,流进南海,支持本土社工行业发展。

此次获得“最美民政人”命名,郑玉棠直言作为社工行业唯一代表,他有一种使命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社工的工作。为留住社工人才,他也将发起行业倡导,呼吁提高社工薪酬待遇等。

讲情怀|梁佩玲:为老人编制护理手册

梁佩玲从年起持续奋斗在养老服务行业,现担任顺德区颐养院副院长。在她看来,养老工作是一份充满感情的工作,只要付出就会收获认可。每当有老人向她说感谢的时候,她心里总有一份真挚的感动,并以此为激励,继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年10月,离开工作多年的养老机构,梁佩玲进入顺德区颐养院,“做好养老工作,最实际的就是想入住老人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两年间,她凭借自己10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安全管理、护理服务、环境建设等多方面提升了颐养院的养老服务水平。

工作中,她还精心编制了一份多页的《护理服务工作手册》,内容涵盖了护理部工作制度、长者护理流程和服务规范指引、护理培训资料等多个方面,让护理服务有制度可循,操作流程有章法可依。

谈及“最美民政人”命名,梁佩玲直言心情很激动,这份荣誉代表了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赞同。“一年天,天天轮岗上班,幸运的是有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分享会上,她把荣誉与喜悦,与到场的家人一起分享。

她说,自己接下来将重点   /本版图片由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

付出总有回报。从年起,南海区殡仪馆在每年清明前夕都会举行殡仪馆开放日,邀请公众参观殡葬行业,体验殡葬工作。“如果我百年之后,能够在这里走完最后一程,我也会很安心的。”年开放日上,一名来自西樵的大姐体验后说出的这番话让张惠至今暖在心里。

群众的认可是张惠前进的动力。在她心里,还一直藏着一个梦想,把南海区殡仪馆打造成为一个生命教育基地,让更多人在这里领悟生命的意义,更好地活着。

点评

打造成行业品牌活动

昨日,市民政局副局长田园带领着“最美民政人”命名人选和“最美民政人”提名人选一起宣读《给全市民政人的倡议书》,声声朗诵道出了民政人“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更许下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庄重承诺。

作为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的审议专家之一,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老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张倩秋聆听着民政人的夙愿,不免动容。

“让更多人了解到民政工作原来与自己生活如此息息相关,也能向社会传递一份温暖,‘最美民政人’活动很有意义。”张倩秋表示,通过开展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活动,不仅拉近了群众与民政工作的距离,扩大了民政工作与社会中的知晓程度,还向社会传递了“为民爱民”的民政服务理念。

树立民政行业榜样,提升全市民政服务水平是本次活动的核心。对此,张倩秋也给予了高度认可:“通过活动,能够让更多基层民政工作者心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做好民政工作,服务更多百姓。”

“希望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活动能够发展成为民政行业乃至市内的一大品牌活动,让更多民政行业从业者有机会参与其中,并深受其鼓舞。”张倩秋坦言,希望后续寻找佛山“最美民政人”活动能够涵盖更多民政服务领域,让群众能够有更多机会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感人事迹。

▲佛山“最美民政人”命名名单1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希望每个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马兆洪|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婚姻登记处

“将善意的社会氛围传播弘扬。”   朱月霞|佛山市顺德区德威慈善基金会

“尽自己最大努力,令每位老人开开心心。”   刘如珍|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敬老院

“从每件小事开始,也乐于接受每件小事。”   关淑卿|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委会

“爱没有告别。”   张惠|佛山市南海区殡仪馆

“全心全意为入住老人服务。”   林苑玲|佛山市社会福利院

“让他们安详离去,是我的使命。”   范现强|佛山市殡仪馆

“   郑玉棠|佛山市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希望每一位孤残儿童 健康快乐成长。”   黄结冰|佛山市三水区社会福利中心

“以爱之名,传播社会正能量。”   梁佩玲|佛山市顺德区颐养院

多线互动铸就民政品牌

佛山民政开放月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受市民热捧

“参加了开放月活动,才知道原来民政工作与百姓生活如此息息相关,他们背后默默倾心为民服务的故事太让人感动了。”昨日,回忆自己一个月前接连走进顺德和市直民政服务机构的所见所闻,55岁的刘潮华满是感慨。

像刘潮华一样,因为参与开放月活动而对民政工作有了更深了解的市民并非少数。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对民政工作的了解渠道,增进民政部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互动,7月盛夏,佛山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发起了“幸福佛山,温爱民政”活动。

线下参观考察民政一线服务场所、线上答题了解民政知识、座谈交流为完善民政工作建言献策……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主办方通过线上线下多场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其中,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市民政人为此砥砺前行,将“为民爱民”理念倾注到民政工作的每个角落。透过立体化的活动形式,多角度的活动内容,民政开放月活动深刻诠释了“幸福佛山,温爱民政”的深刻内涵,铸就一份属于全体民政人的品牌。

线下体验

零距离观察民政工作

“着力抓好底线保障民生,全力提升民政服务水平,努力增进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7月28日上午,在顺德和园,随着市民政局局长陈浩斌对民政工作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佛山民政开放月活动正式启幕。

为增进广大市民对民政工作的深入了解,主办方先后组织了四场市民线下体验活动,通过邀请市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和专家学者等组成民政观察团,分赴禅城、南海、顺德,走进一线民政服务场所,了解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慈善公益、城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福利彩票销售等民政工作领域发展成果。

在首场线下体验活动中,观察团先后参观了顺德和园、桃村和善耆家园,感受了解佛山慈善文化、养老机构以及基层社区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等民政工作成果。“和园很漂亮,特别是在了解到它建成背后的慈善点滴后,更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佛山这座城市里的乐善精神。”来自湖北的卢必群刚刚定居佛山,佛山民政在慈善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7月28日,佛山民政开放月市民观察员参观顺德善耆家园。(资料图片)/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实习生石伟权摄

当得知通过三社联动,目前桃村已成功形成了口述桃村、艺创桃村和保育桃村等传统文化品牌后,市民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从事社会工作的麦颖莎则在了解到善耆家园“政府支持、社会捐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后,对佛山民政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表示认可。

8月4日,第二场市民考察体验活动走进禅城江滨社区、岭南天地特约婚姻登记颁证点、紫南村等地,详细了解社区应急庇护、婚姻登记、基层社区建设等民政内容。

市民代表霍嘉毅说,参加开放月活动,让他学会了灾害中逃生、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市民陈敏红在得知1月1日、5月1日和10月1日等节假日也能办理婚姻登记后,不由赞叹道:“民政服务真的太贴心了。”而在紫南村内,家住顺德的程宇思也直言刷新了她对佛山的新农村建设过去的刻板印象。

8月11日,第三场市民考察活动来到南海。桂园社区内,面对设备齐全的社区康复室、长者日托中心和长者饭堂,市民赖鸿桔感慨说:“社区就是一个小型养老院,长者住在这里太幸福了。”而在参观了瀚天科技城“职工·家”项目和实地感受南海区福利院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后,石湾镇街道社区中心主任刘小健亦表示感受到佛山社会工作发展及信息化养老带来的实用与便利。

8月18日,最后一场市民考察活动,40名市民代表来到佛山市福利彩票投注站,了解佛山福利彩票发展历程。“听完解说员的讲解,感觉公益金的流向公开透明。”市民庞彩榕说。随后,观察团又走进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在听取了工作人员运用DNA技术帮助流浪人员寻亲的故事后,市民罗锦球直言感受到了救助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线上打卡

不出门了解民政知识

为进一步增进与市民互动,主办方还特别设置了线上民政开放月活动,实现与线下实地参观点优势补充,精选高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凤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佛山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和佛山市慈善会等11个民政服务场所,通过网上开放参观的方式,让市民利用手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hl/13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