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守护者精神科护士刘静宜我们

2024/3/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

编者按: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女性不同的特质,但不变的是她们在各自领域里活出自我,努力向上的模样。温柔、细心、独立、坚韧,这些词汇融合在一起都不足以描摹出女性力量的全貌,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人和群体却默默诠释着她们最鲜活而奋进的一面。走近她们,或许能让你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淑玉通讯员丛冰

很难用一个词来界医院病房护士刘静宜,她似乎是个天生的矛盾体。

表面看去,说话柔声细气又擅长手工的她应该是个“温柔派”,但在抢救患者的关键时刻她却单手拉开了一张病床,瞬间爆发力让男同事们都感到震惊。刚进入精神科病房时,她紧张地每隔几分钟就要回头四下张望,如今临盆前两天的她依然坚守岗位,同事劝都劝不走。

读懂刘静宜的个人成长变化,或许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这个神秘群体,也更能明白除了细心和温柔外,作为精神科护士的特点:她们不是生来强悍,只是没机会柔弱。

刘静宜在查对药物

情急之下,她曾单手拉开病床救人

刘静宜从来没想到自己有天也会“急”。性子沉稳的她习惯提前安排好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但在年来医院后,这种惯性被打破了。

精神科患者的状况瞬息万变,抢救往往在瞬间发生,来不及反应,只能靠本能应对,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刘静宜医院工作的第二年。一天中午吃完饭,一名60多岁的男性患者从餐厅回到病房后突然倒地,很快就出现了心脏骤停。情急之下,在病房走廊固定岗值守的刘静宜一个箭步上前,迅速疏散周围患者,为给抢救腾开地方,她单手拉开了一旁平时需要两个人才能搬动的病床,和同事一起伏身跪地,边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边紧急进行心肺复苏。等到急救人员赶到时,刘静宜的膝盖早就跪得青一块紫一块。

“当时什么都顾不上,满脑子就想着救人。”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静宜仍心有余悸。所幸抢救及时,患者最终脱离了危险。类似的情况还发生过一次,当时在女病区值班的刘静宜,眼见一名患者发生噎食倒在自己面前,事发时手里还紧紧握着家人送来的小半截火腿肠。刘静宜没有丝毫迟疑,当即跪下将手伸到患者嘴里清理食物残渣,与同事配合以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腹部冲击,整个抢救过程中,她的手指被患者咬伤都全然没注意到。

这些都是当初决定转医院工作时刘静宜没预料到的。离家近和这份工作的神秘感一度冲淡了刘静宜面对工作变化时的担心与焦虑,她原本以为护理工作一通百通,只要足够细心和耐心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没想到挑战还是无处不在。

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几乎是刘静宜和同事们的共识。但即使这样,工作中也无法避免被患者抓挠或扯破衣服、扣子等“小插曲”。值班时,更要随时防范患者病情变化带来的暴力伤害。

刘静宜言传身教,指导下级护士工作

“身体锻炼必须跟上,只有保护好自己和伙伴,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刘静宜说,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有同理心,从细节上呵护患者的个体需求,更要有应变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样在关键时刻才不至于慌乱。在她看来,温柔细心与“女汉子”并存,才能更游刃有余。

双向安全感,让她自愿挺着孕肚坚守岗位

在很多人看来,精神疾病患者就是个“定时炸弹”,稍不注意就可能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带来毁灭性伤害。但对刘静宜而言,这些偶尔无法自控的病人虽然危险,但却同样有着温情和贴心的一面。多年来建立的信任和同事间的相互守望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临盆在即,尽管家人和同事都劝她提前休产假,但她依然挺着孕肚坚守岗位,自愿站好产前这“最后一班岗”。

2月下旬,记者医院见到刘静宜时,“孕味十足”的她依然在病房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而此时已超出预产期两天。“下午去产检,看情况再决定需不需要开始休假。”忙着查看病历和准备药物的她并没觉得疲累或不舒服,相比在家无聊地待产,回到病房工作更让刘静宜安心。

“刚怀孕那阵还有点担心,怕孩子受到伤害,现在已经不怕了。”刘静宜告诉记者,她的安全感不是凭空而来,是科室领导、同事和患者们的举动让她有了坚守的底气和动力。怀孕前三个月,她基本在断断续续的保胎中度过,回归岗位后科室领导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将其安排在护士办公室工作,大大降低了临床护理的风险。值白班时,男同事也会充当临时的“护花使者”,让她更放心。

把危险留给自己,更好地保护伙伴一直医院的优良传统,这也是刘静宜敢于坚守岗位的底气。采访中,刘静宜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次病房来了位异常躁闹的新患者,在更换病号服时,这位患者猛地伸手抓人,当时刘静宜所在病房的护士长李清华下意识地将她挡在身后,任自己的脸被患者挠出了一道血口子。时隔多年,再提起当时的情形,刘静宜依然忍不住红了眼眶,“有这样好的护理团队,我没什么好怕的”。

与此同时,常年相处的患者也给刘静宜吃了一颗又一颗“定心丸”。一次在走廊固定岗值班时,刘静宜坐的工作椅滚轮坏了,还没来得及报修,有点不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年患者观察了一阵,特意走上前提醒“姑娘,椅子坏了赶紧换一个,别摔着了”。这个暖心的举动,让刘静宜感动了很久,她立即回应并赶紧调换了座椅,患者这才放心地转身离开。很多患者也会自发守护着这个耐心护理自己的姑娘,排队吃饭或吃药时看见刘静宜远远走来,一定会有人主动提醒大家让路,让这个“大肚子护士”先过去。

“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久了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刘静宜说,尽管发病时患者有时会无法控制自己,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她依然觉得上班挺好的,”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同事们在一起,比在家开心多了”,也正因此她才毅然决定站好产前“最后一班岗”。

这些朝夕相处的患者,让她有了更多牵挂

刘静宜和护理工作的渊源发生在初中。爷爷生病住院期间,一位护士照顾得十分仔细,时常会来摸摸老人的手或帮着加个枕头,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却让爷爷和他们一家备受感动。那时她就暗下决心要成为一名护士,“不光会说,更要在细节上下功夫”,给患者更好的住院体验。奔着这个目标,她在工作中格外用心。

有患者无法自主进食,在喂饭时她会顺手帮患者擦干净嘴角,并带他们漱口来保持清洁。有患者消化不好,她就会变着花样带大家溜达。怕患者想家有情绪,过年期间,手巧的她还专门带领患者办板报和折纸,并帮大家把新年愿望全写在纸上贴出来。在捏橡皮泥和写毛笔字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刘静宜的这些小窍门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时候也生气,患者无缘无故破口大骂,我也接受不了。”刘静宜说,经常有患者在不受控的破口大骂或动手后羞愧地道歉,还有家属专门前来表达歉意。每当这时她就会释然,“这些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了”。慢慢消化掉自己的坏情绪,她又会继续轻松“上阵”。

想到漫长的产假和即将到来的育儿之路,刘静宜既期待又略不舍。在她眼里,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和孩童无异,即将离开半年的时间,她多少还有些牵挂。

刘静宜组织患者制作宣传板报

“可别再撕板报了,好看的纸都没啦。”在走廊巡视期间,大脑重度发育迟缓的患者小良(化名)总习惯跟着刘静宜,时不时凑过来看看她手里还有没有好看的彩纸和彩带。“这孩子几乎不会沟通,需要有人一直照顾陪伴。”在刘静宜的心里,这些不同年龄的大“孩童”们同样需要被呵护和照料,是她放不下的“心病”。

“希望生产顺利,早点回归吧。”在刘静宜看来,精神科女护士没机会柔弱,细心、耐心和饱含爱心之外,有坚定的意志和过硬的身体素质必不可少,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护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hl/14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