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需预防抑郁情绪
2016-11-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专家提醒小心“心理感冒”
自古文人墨客多把秋天描绘得萧瑟、凄凉和悲哀,“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愁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此诗说秋花、秋草、秋雨等自然景物,对性格内向、多愁善感的人们原有的不良情绪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近来周围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低沉消极的抑郁情绪,一份莫名而无奈的“秋愁”困扰着人们。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曾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季节转换之时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样,“心理感冒”在每年的10月、11月也将迎来一个就诊高峰。专家之所以拿感冒来形容抑郁症,原因有二:一是这个病很常见,谁都有可能得病;二是马虎不得,感冒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工作生活,而“心理感冒”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的后果就会更加严重。
天凉了叶落了太阳晒少了
这些都可能诱发“心理感冒”
医学调查显示,每年10月、11月是失眠、抑郁、精神障碍发作和加重的高峰期。为什么在秋天容易遭遇这些精神问题呢?
其实在正常人的一生中约有15%—20%的阶段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只不过有些人能意识到,而大多数人意识不到,大多情况下,大部分人会自行调整并自愈。
每年秋天,医院的门诊中的抑郁症患者数量会比往常增加很多。这主要是受到环境影响——有些多愁善感的人看到落叶飘过,就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种哀愁的情绪;有些人则被丝丝凉意所触动,加上日照时间逐渐减少,情绪上就会受影响。
当然,秋天容易伤感也是正常的。大多数人能很好地面对这些情绪并积极地调整,偶尔伤感之后,过段时间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有的人一直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思维迟缓,行为减少,头脑灵活程度下降,自卑,内疚,食欲不振,对什么事情都丧失兴趣,而且持续时间两周以上,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这时候家人与朋友要多留心,医院接受心理治疗或到心理诊所进行心理咨询。
秋季抑郁是否有生理因素
曾有一种说法,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入睡,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充足的阳光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之后,光照时间减少,特别是碰到阴雨连绵时,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就会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怠工而偷懒”,人的情绪也就低沉消极,精神萎靡不振。
抑郁症要看心理科
多数患者走错了科室
到目前,抑郁症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调查显示,中国所有自杀者中,60%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如此之高,可惜的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人走错了科室。经常有抑郁症患者会到神经内科、消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就诊,原因就是大家都误以为,精神卫生科就是看精神病的。也可以到心理机构进行心理治疗。
抑郁症表现有“三低”
危害有“三高”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其症状有“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少,同时还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乏力、头疼、食欲性欲减退等,病理性意志力增加,出现妄想、幻觉,严重者会产生顽固的自杀观念等行为。
而抑郁症的危害则很大,其表现为“三高”,即: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社会功能损害性高。
“心理感冒”时
克服情绪低落七法
对于如何预防抑郁症,烟台毓璜顶心理
1.参加锻炼:体育锻炼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心情愉悦,较适宜的运动项目有慢跑、户外散步、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
2.改善营养:维生素B有助于改善情绪,这样的食品有全麦面包、蔬菜、鸡蛋等。
3.走亲访友:找明白事理的知心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
4.乐观幻想:遭受了一点挫折,也不要凡事总往坏处想。宁作乐观的幻想,不作消极的猜度。
5.奋发工作:一旦潜心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便能使人忘记忧伤和愁苦。
6.旅游和外出:心情烦闷时多看看青山绿水、袅袅炊烟,疲劳、苦闷之感顿时烟消云散。
7.看电影:抑郁时看部喜剧片,具有明显的移情效应。
8.及早进行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烟台毓璜顶心理咨询中心、
烟台博爱婚姻家庭咨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