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被关进精神病院,如何证明自己没病

2018-5-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王建:医院医师,精神病学专业博士

本文首发;

作者及版权均属王建,转载请保留本声明;

谢绝任何形式的删改后转载。

题图:曾松录

本文为我针对一个知乎问题的回答,供大家参考交流。文末有知乎链接,也可以看一下其他人的回答。

这是一个常见而有趣的问题。虽然大家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但通常不会有简单的答案,因为现实往往是复杂的。精神病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但却充满着偏见和疑问。在20世纪中叶时曾兴起反精神病学运动,反精神病学质疑精神病学的存在基础,甚至质疑是否存在所谓的精神病人。例如福柯,他认为疯癫是社会定义的,是社会维护秩序的手段。对于此,现代的大部分精神科医生认为不值一驳,但其中暴露出了精神病学自己的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诊断体系,目前没有客观准确的器质性改变证据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即精神病人没有特异性的形态学、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改变。

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即区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大家或许认为很简单,但却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从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巴斯()从心理学体系总结了三种评判标准:

1、统计学。这很好理解,绝大部分人是正常的,偏离正常的即是异常的。但其中特别的好不能算异常,特别的差才能算异常。但偏离正常多少算异常,这仍然需要一个评判标准。简单定个指标是荒谬的,如果某人说全国百分之九十都是好人,那就必须凑够百分之十的坏人,结果必然是悲剧的。

2、理想模型。即指出哪些言行是正常的、具有正能量的、健康的或者说理想的。健康的心理有一些标准,如具有自主性、能自我实现以及能有他人友好相处等,但均太主观,不能求同存异,其标准很可能是基于道德准则而非科学准则。

3、特定行为。指出某些行为是异常的,如果某些人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即认为他是不正常的。

目前精神病学诊断是根据现象学标准的集合,对症状进行描述性定义,根据不同疾病罗列出不同的症状组合,以构成疾病的症状学标准。如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言语紊乱、明显紊乱的或紧张症行为以及阴性症状,需满足其中两个症状以及在前三个症状中需至少一个症状。并幻觉、妄想进行描述性定义,即什么样的临床表现算是幻觉和妄想。虽然现行的诊断学标准体系如DSM-5、《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已经最大程度上的提高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由于每个人对不同行为表现的判断归类不同,必定导致诊断具有一定的的主观性,从而出现各医师间诊断不一致以及诊断错误。

现行诊断标准除了症状学标准外,还有以下三个标准。1、病程标准:不同疾病对症状持续状态要求不同,如目前诊断抑郁需要情绪改变两周以上。抑郁情绪如情绪差正常人也会有,但如果持续存在,则为抑郁心境,类似于天气和气候的差异。因此病程持续时间是判断是否构成疾病的重要条件。2、严重程度标准:指社会学标准,即有非建设性的痛苦或者社会功能损害。基本上有痛苦基本上就会有社会功能损害了。社会功能包括维持亲密关系、工作学习能力、家庭生活等。3、排除标准:诊断非器质性疾病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另外要排除药物或者毒品所致。

针对“Rosnhan实验”(wiki)讲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个实验是在40年前做的,现在诊断体系要比那时候好的多,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这个实验的部分成功,即无法避免假病人被诊断有精神疾病。然而实验的成功只能说明精神病的诊断没有客观生物学标准。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讲,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属于总想搞个大新闻的类别。实验中假病人提供虚假病史,如幻听。由于幻听是精神病性症状,因为病人很可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为什么入院之后假病人说没有幻听了,医生仍然认为假病人有病呢?在真正的患者中,入院后幻听消失是可能的,并且真正的病人也会隐瞒自己的症状,因此医生没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假病人。因为诊断可以是基于病史的。在实验中所有假病人被诊断为缓解期的精神分裂症,医院判断假病人目前精神上并没有明显异常。而Rosnhan则将此认为是精神分裂症被视为终生疾病而不是可治愈疾病的证据。这是枉顾对临床预后的科学研究的主观臆断。

很多人以为精神病人都是表现疯狂的,跟正常人完全不一样。实际上精神分裂症是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各种临床表现均有,完全可以看起来和像正常人一样。在年BBC做了另一个试验:仅根据行为表现而不进行交谈,精神病学专家也并不能识别出所有曾被诊断有精神疾病的被试。

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常常会有自知力的损害。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病人在发病期常常不认为自己有病,这是因为他们现实检验能力受损,不能区分现实和幻觉,不能进行理性思考。常常会见到很医院时均是否认有病的,他可以承认幻觉和一些妄想想法,但并不认为这是异常的,即使在周围人看起来很可笑。如果病人足够聪明,知道幻觉、妄想等在医生看来是不正常的,则可能会采取隐瞒症状。

回到正题,如果一个人是真的没有疾病,那如何证明自己。一般情况,如果一个人没有异常行为表现,是不会被送到医生面前的。目前我国精神卫生法规定如果患者没有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或危险,是不能强制如果被周围人误判认为是异常言行被强制治疗的。但如医院,医生会根据病史并进行精神检查(即问话交谈)判定是否有精神问题。如果判断不清,有疑问,通常留院观察数天也是常见的,这时正常表现即可,医院医生不会跟正常表现的人过意不去。如果医生也误判,这是可能的,毕竟症状判断是主观的。一些稍微偏离正常普通人的行为规范的言行,如中二病,可能会被没有经验的医生判定为妄想症状等精神症状,但如果能对这些行为进行逻辑顺畅的自圆其说,也算可以自证清白。在特殊情况下可能要求更权威的专家进行诊断或者进行会诊讨论。

短暂的时间内有异常言行,但之后就完全正常,在事后当事人常常会对此有遗忘。如果时间很短,医院。如果时间较长,如几小时到几天时间,根据症状表现根据ICD-10可能会被诊断为急性而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但不会是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诊断需要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这也是一种精神疾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人一生中只发作一次,部分人会再发,其中大约20%的人最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那正常人之中是否会有这些所谓精神病性的症状(非焦虑抑郁)?一项最新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大约有5.8%在一生中会至少有一次精神病性体验,其中5.2%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幻听体验,比妄想症状要多(1.3%)。这部分人和其他没有发生过精神病性体验的人也是有差异的。有这些精神病性症状人群通常社会功能偏低,而且健康状况更差,更可能发生自伤行为。

参考(拷贝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1、知乎链接:







































白癜风治疗成功案例
白癜风诚信单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hl/7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