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病耻感精神疾病只是ldqu
2021-4-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拿“精神病”开玩笑,如“你脑子进水了”、“深井冰”、“心理变态”等等。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们大多时候都是一笑置之。而实际上,真正的精神疾病患者则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
不少患者表示,他们每天按时服药,但还是不敢出门,担心别人发现他们住过精神病院……”也有不少患者或家属害怕他人的眼光,拖到实在不能再拖,才到精神科就诊,即便是就诊过程中,也可能对病情有所隐瞒。
以上的现象,往往来源于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
病耻感可分为“社会病耻感”和“自我病耻感”前者是指社会公众对患者持有的歧视性态度;后者是指因社会病耻感导致的羞愧、恐惧、自卑、否认自身价值等负面性情感体验。
病患或家属对精神疾病的不接纳,可能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若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甚至可能出现伤人伤己的行为。
而社会公众的排斥和疏离则会强化患者及家属的担忧,使其不愿就医,以致上述后果形成恶性循环,危害个人精神健康以及公共安全。
因此,我们呼吁精神疾病应该回归“疾病”本位,早期预防、规范治疗以及持续康复。
让我们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拒绝偏见、歧视偏见,歧视来自于对精神疾病的不了解,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不认知,同时目前人们对身体健康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