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精神分裂症

2021-8-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特点?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包括延续至老年期的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在40岁以后的晚发精神分裂症以及60岁以后起病的极晚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大多是由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迁延,晚发型或者超晚发型约占20%左右。对于老年患者来讲,临床表现主要为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而记忆力下降和伴发躯体疾病都较年轻患者更为多见。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年轻患者一样,需要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老年人心、肝、肾等脏器机能的下降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及代谢。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服用药物的起始剂量是年轻患者的1/4-1/2。老年人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所以对于老年患者,一般推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等),需要注意镇静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常需要服用其他内科药物,所以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需更加谨慎,注意抗精神病药与其他内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家属需做好监护,以防老年患者错服药物,比如服用错误剂量或者错误时间服药,出现不良反应。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怎样进行有效治疗?

在患病初期可以在门诊规律就诊,同时也需要家庭及社会的心理援助与支持,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

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尽早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按照医生的诊治意见遵嘱服药,并且尽可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及回归社会。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急性认知行为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治疗有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会出现抑郁吗?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可伴发抑郁症状,且抑郁症状在病程中各个阶段均可出现。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因为病情迁延,所以出现抑郁症状并不少见。

老年期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严重者出现拒绝进食、悲观厌世等表现。抑郁症状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增加疾病复发的风险,而且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抑郁症状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也会增加患者自杀成功的概率。目前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研究较少,但是发生较为普遍,需要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服用抗抑郁药物改善。

Help家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yf/12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