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兽父将18岁儿子禁锢精神病院父母的控制
2023-4-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一直以来是把“孝道”放在重要的地位。
究其原因,还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按理说,这样的优秀传统没毛病。
但是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就变得人心叵测了。
大家都知道,世上最亲的人莫过于父母和兄弟姐妹。
这种血脉亲情应该是无法改变的。
不过面对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能够把亲情和血脉变得一文不值。
为了钱财可以兄妹反目,父子成仇!
12月28日,《羊城晚报》刊登了一篇父亲给儿子道歉的声明:
父亲为家产把18岁独生子赶出家门,后为控制已成材的儿子,不惜将其关进精神病院。
在《道歉声明》里,这位父亲写道:
本人郭超武,认为亲生子不如近身钱,独占家族全部遗产。儿子郭永祥18岁时候,便将其逐出家门,儿子艰苦努力读大学专科、本科毕业。
本人看见儿子将近成功、成材之际,让娶妻回家孝顺服侍本人,为令儿子变得离不开自己。
本人郭超武试图控制正常人,诬告陷害儿子精神病,医院治疗。
儿子因此肝损伤,身心俱废,对其造成终身伤害。
本人侵犯了郭永祥的健康权、名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主权。法院判决本人公开道歉。特写道歉声明向郭永祥表示道歉。
郭超武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一名男孩,18岁刚成年,被撵出家门。
因为他父亲想要独占家族全部遗产。
儿子的存在,动了自己的奶酪。
男孩离开家后,独自努力勤工俭学,顺利读完专科,后又从本科毕业。
他父亲眼瞧着儿子已有所成,应该不会对他名下财产造成威胁,便又将其绑回家。
逼着儿子娶了强塞给他的妻子,又用手段将他困在自己身边,迫使二人一起服侍他养老。
男孩受不了,想逃。
父亲堂而皇之地诬告、陷害,说他有精神病。
此后,男孩被父亲囚禁在精神病院数年,吃各种让他生病的药,抹杀他的生存意志。
直到他肝脏损伤,造成终身伤害。
终于等到某次机会,他得以用一纸诉状,将自己的父亲告到法院,最终换来这寥寥几字的公开道歉。
可这道歉读起来,却泛着苍白和冷漠,填不满一个孩子一生的缺陷。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不知多庞大的遗产,会让一个父亲不顾血脉亲情。
丧心病狂地控制儿子人生的每一步,还囚禁他的身体,虐待他的精神。
仿佛孩子生来便是可以随意操纵的傀儡,是一样用完了可以随意丢弃的工具。
还记得北大高材生王猛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发万字长文控诉自己的父母吗?
王猛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录取。
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在别人眼中妥妥别人家的孩子,却完成了一封余字的长信。
行文间言辞激烈,满是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和“炫耀”。
母亲一直倾向于把他关在家里,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
“在离家前,父母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
大姨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而是一种控制。
许多父母,心里对孩子永远存在着“物欲”和“掌控欲”。
你生而欠我,你必须听命于我。
有人在网上发起了一个话题:
有个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网友们瞬间炸开了,留言“控诉”:
JXJD:从小到大,我妈的话就是圣旨,导致我个性懦弱,还对她无限依赖。糟糕的个性,槽糕的人生啊...蓝胖胖:在家就觉得是他们的傀儡。我想的和做的都是不对的,而且必须听他们的话,自己的时间也完全被他们安排好了,太可怕了!悲伤的喜鹊:每每想起童年,都觉得跟噩梦一样。每次我出去玩,正到兴头上,就会接到我妈的夺命连环call。她似乎觉得,一看不见我,我就可能会掉到河里、被车撞死、被人抢劫、被人拐卖…其实,这些父母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
自己已落入了过度控制的陷阱,这还只是不良后果的开始。
想起狄莺的18岁独子孙安佐,去年3月底在美国被捕。
孙安佐之所以能发生这种事,和她的教育脱不了干系。
狄莺38岁高龄才生下孙安佐,对他非常溺爱,一日三餐都要亲自安排。
孩子小的时候吃饭不太好,她会花很多个小时“耗”在看着儿子吃完上。
儿子曾经去小伙伴家里玩。
但是后来狄莺知道对方家里竟然吃粥,觉得太寒酸,就不准儿子去了。
孩子的衣食住行,交往朋友,她全都要严格管理。
多数父母最擅长的就是物化孩子,把他们逼疯。
把他们说的话一一驳回,把他们喜欢的一一摧毁。
“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
“我是你爸,你不听我的听谁的!”
他们戴着以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知乎上有个问题,“控制欲强的父母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小的时候想着可能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之后觉得可能只有死了才好吧。
没有人愿意被脐带栓一辈子。
那些过载的压抑会在成年后的某一时刻,彻底爆发,变成一场非死即伤的战争。
《奇葩说》的某期节目中,黄执中说的一句话:
“什么是完美人生?”
“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父母以爱之名,控制着孩子的选择和发展,想为孩子打造一个“完美人生”。
实则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那样的人生,对孩子来说却是最不想要的。
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应当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放手。
给孩子越来越大的自由空间,教会孩子做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命令和安排做事。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建议,让孩子自己取舍。
但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采纳自己的建议。
做好父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会克服自己的控制欲。
把握好亲子之间的界限,引导孩子走向独立、自我管理。
活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