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临河六旬老人张银娥义务照顾精神病
2018-1-6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巴彦淖尔市手递手
临河最大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用户1万余人,合作商家余家,8小时人工客服服务!查信息、享美食、大抽奖、玩特权、各种线下体验活动!
摘要:“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她照顾得病好了”
她总是一个人嘀嘀咕咕说着胡话,张银娥像亲人一样照顾她;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张银娥总是隔三差五给她送些蔬菜、米面等生活用品;她从没有说过一声谢谢,对张银娥的态度却从排斥到信赖……她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对于精神病人,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临河北环办事处春和社区的60岁老党员张银娥却主动关心照顾非亲非故的她,这一坚持就是3年多。
得知她患有精神病,张银娥主动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
11月6日,记者来到春和社区的张银娥家,她正准备去煤场买煤。“她家的煤烧完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得赶紧再去给她拉点煤,不要把她冻感冒了。”张银娥口中的“她”,是精神病人杨先桃。在她眼里,杨先桃就如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
去煤场之前,张银娥答应先带记者去杨先桃家看看。路上,张银娥告诉记者,杨先桃原本是个精干、利落的家庭主妇,有个幸福完整的家庭,可是5年前发生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
5年前,杨先桃43岁。她和丈夫育有一双儿女,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贫,但很幸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先桃的丈夫和儿子在两年之内相继因病去世。为了给丈夫和儿子看病,杨先桃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可还是没能留住丈夫和儿子。接二连三的巨大打击让杨先桃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从那以后,她就神志不清,丧失了自理能力。那时,杨先桃的女儿才5岁。
起初,杨先桃母女俩由北环办事处照顾,办事处还给母女俩办理了低保。3年前,张银娥听说杨先桃的情况后,主动向北环办事处申请,承担起了长期照顾杨先桃母女的责任,帮助她们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大小问题。从那时起,杨先桃母女的生活就成了张银娥心中常挂念的事儿。
邻居:没有张阿姨照顾,她很难活下去
来到杨先桃家,张银娥轻轻地叩了几下门:“先桃,开门,我过来看你了!”里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门“吱”的一声打开了,杨先桃出现在记者面前,脸色苍白的她充满敌意地看着记者。听了张银娥的介绍后,她才把记者招呼进家。
一进杨先桃家,浓浓的烟味就扑鼻而来,呛得记者直咳嗽。再看里屋,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阴冷昏暗。厨房里堆满柴火,锅灶上都是灰尘。张银娥说,她给收拾干净,过上两天就又成了这个样子了。说着,她拿起一块抹布将锅灶上的灰尘擦干净。
杨先桃的邻居黄翠玲介绍,3年多来,张银娥隔几天就会来一趟杨先桃家,给她送来些蔬菜和日用品,帮她收拾收拾家。到了夏天,因为天热蔬菜不宜储存,张银娥就天天过来送菜;入冬前,张银娥会提前帮杨先桃买好过冬的煤;过年时,张银娥会准备两份年货,早早地给杨先桃送过来一份……张银娥对杨先桃无微不至的照顾,领居们都看在了眼里。“没有张阿姨照顾,她很难活下去。”黄翠玲悄悄地跟记者说。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她照顾得病好了”
3年里,张银娥不但在生活上照顾杨先桃,还从精神上鼓励她走出阴霾。病情严重的时候,杨先桃谁也认不得,见人就骂,疯疯癫癫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们都不敢接近她,担心她发疯打骂人。有时候她也打骂张银娥了,张银娥就默默地忍受着:“她病重的时候,我看见她可怜了,她打我,我从来都不计较。”
起初,张银娥跟杨先桃聊天,她都置之不理,旁若无人,一个人窝在角落里。后来,细心的张银娥发现,只要一提到她的女儿,她就来了精神,给张银娥讲女儿小时候的事。此后,张银娥就经常和她聊她女儿的事,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在张银娥的精心照顾下,杨先桃的病情逐渐好转。精神好的时候,她说她想打扮打扮,出去找份工作,好好照顾女儿。
3年多来,杨先桃没对张银娥说过一句感谢的话,但张银娥对她的照顾却从没有间断过。问及为什么要如此坚持,张银娥的回答很简单:“她自己生活不了,我家离她家不远,我照顾她更方便些,这也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身边有人认为她是“吃饱了没事干”,也有人问她照顾杨先桃,办事处给她发多少工资。对此,张银娥只是淡然一笑,从不解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她照顾得病好了,至于其他人怎么说,我不管那么多。”张银娥说。
来源:黄河晚报
TEL:-
?巴市手递手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