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每天都有老人走失nbsp快来看
2018-5-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七旬老人找不到家”,“老人耳背,迷路街头”,“85岁老人独自外出3天未归”这样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一个亲人莫名其妙地突然从生活中消失——不是死去,也不是远行,只是突然不见了——对于这些家庭而言是灾难性事件。
在离市区不远的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就住着30多位长期找不到家的失智老人,今天我们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一
“您今年多大了?”
“哥哥,我今年9岁了。”阳家珍笑呵呵地说。
说这话的阳家珍已是一位老人,她个头不高,头发花白,脸上不时挂着笑容,不管谁问,阳家珍就会伸出手指,认真地比划着告诉对方:“我今年9岁!”
没人知道阳家珍的真实年龄,唯一可确定的是:两年前她被送到了如今的家——邵阳市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简称阳光家园)。
阳光家园里常住着30多位和阳家珍一样的老人,来到这里之前,他们大多都流浪在外,被人送到救助站,在确定无法找到家人后,被暂时送到阳光家园托养。
这些老人由于疾病原因,很难与人正常交流,他们的个人信息难以查证,久而久之,这些老人只能长期居住在这里。
为了让这些老人活得更有尊严,院方给她们取了名字,用阳光家园中的“阳家”作为他们的姓。
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被送来,却有一个相同的属性——失智老人,他们大多所患的是阿尔茨海默病(英文简写为AD),个别患有精神疾病。
二
现象
平均每天一个老人走失
阳光家园常住的30位老人只是其中一部分,已经有不少老人被送回或找来的家人接走。院长杨得生发现,这两年送来的走失老人越来越多。
他的话得到了邵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印证,李丹(化名)已经在站里工作了3年多,她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有时一天能收容一到两个失智老人。”她指着厚厚的登记表说。
这不是一个个别现象,今年10月,国家民政部救助部门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
这是首份对中国老年人走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调查报告,报告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老年人走失情况进行分析,呈现了老人走失的现状和问题。
根据调查报告,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失智和缺乏照料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在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有25%的老人会出现再次走失。数据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三
救助
让每一位走失老人回家
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已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摆在救助站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眼前的,则是如何帮助这些失智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李丹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寻亲信息,靠着丰富经验,有时仅凭一个无意识的词、几句话的口音,甚至体貌特征,就能将对方的家乡定位得八九不离十,一有确定线索,他们就会前往,最远一次他们跨越两个省,走了上千公里,将一位失智老人送回远在河北的家。
但是,帮这些走失的失智老人找到家,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一些老人则没有这么幸运,只能滞留在托养中心,其遭遇令人揪心。
三
爱是最好的药
邵阳市救助管理站介绍,多数的走失老人都是空巢或者独居老人。“如果家人能够在生活中多给老人一些白癜风如何根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