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性痴呆,家庭医生要做什么
2020-11-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老年性痴呆,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本人,它还影响到患者身边的每个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老年痴呆症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因此要加强宣教,让大众懂得尽早识别老年痴呆症。老年性痴呆,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本人,它还影响到患者身边的每个人。痴呆,就在我们身边。
与其他躯体疾病不同,很多人把老年人健忘、变懒、有幻觉等表现,看做是“老糊涂”,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据调查显示,仅有20%的老年痴呆患者就医,很多老年痴呆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晚期,早期预防和干预老年痴呆症刻不容缓!
老年痴呆症的病因有哪些?
一、阿尔茨海默病:过去称为“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的人群中有一半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二、多发梗死性痴呆:过去称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三、药物性所致痴呆,可引起痴呆的药物包含以下种类:
1.抗精神失常药:甲氧异丁嗪、氟哌啶醇等,可引起定向力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抗抑郁药物加舒必利、盐酸丙咪嗪、盐酸氯丙嗪等,都可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定位能力降低。
2.抗焦虑药物:如安定等药物,老年常用来保障睡眠,经常使用可导致严重的记忆力减退。
3.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过量或用药时间过长会使智力下降。
4.抗震颤麻痹药:据报道,安坦的抗胆碱作用可引起中枢性抗胆碱功能综合症。
5.降血压药物: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多发病,利血平、甲基多巴、可乐定都可能引起神经功能低下。
6.消化系统药物:西米替丁可以阻断脑组织胺,引起谵妄、智能损伤、昏睡;铝剂和钡剂具有神经毒性。
7.呼吸系统药物:中枢性镇咳剂氨茶碱能引起难以恢复的记忆障碍,对高龄患者应酌情减少用药量。
8.降血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也易出现“矫枉过正”,导致低血糖。可发生精神错乱、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
四、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包括脑肿瘤、脑外伤、感染、中毒和代谢障碍引起的老年期痴呆疾病。
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年龄。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信号需知道
一、近事记忆丧失
二、迷路
三、性格改变
四、猜疑
五、言语交流困难
六、难以胜任以往熟悉的工作
七、判断力下降
八、计算困难
家庭医生在管理老年人时,需要经常使用老年智力筛查量表,对老年人进行简单的筛查,早期发现老年性痴呆患者,简易方法(量表)如下。
①总是忘记日期、记忆障碍,健忘。
②经常忘记短时间内的事。
③不能重复最近听到的事或信息(例如最近的检查结果等)。
④无意识的经常重复说过的话、谈话中词语和内容的重复。
⑤总是在谈话中重复讲述同一件事。
⑥经常想不起来特定的词语及语句,谈话的组织能力与逻辑理解力下降。
⑦说话很快就没有了中心(例如话题经常转换)。
⑧从回答可以得知并未理解问题。
⑨对话内容变得难以理解。
⑩没有时间观念、定向力障碍、编造故事、依赖等。
?制造借口(被指出回答有错误时试图虚构)
?存在依赖家人的现象(向本人提问后,转向家人求助等)。
关爱老人健康、乐享银龄生活——
早期干预刻不容缓!
老年痴呆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大。家庭医生在进行老年患者健康管理时,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一、形成建康生活方式。培养运动习惯和兴趣爱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多学习、多用脑、多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与社会隔离。
二、降低患病风险。中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卒中、抑郁症、听力损失、有痴呆症家族史者,更应当控制体重,矫正听力,保持健康血压、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三、知晓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包括:很快忘掉刚刚发生的事情;完成原本熟悉的事变得困难;对所处的时间、地点判断混乱;说话、书写困难;变得不爱社交,对原来的爱好失去兴趣;性格或行为改变等等。
四、及时就医。老年人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迹象,家人应医院的老年病料、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精神卫生中心就诊。
五、积极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照护人员负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感官刺激、身体和智能锻炼、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非药物治疗。
六、做好家庭照护。家人掌握沟通技巧、照护技能以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而不包办,有助于维持患者现有功能。应当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佩戴防走失设备,预防伤害,防止走失。
七、维护患者的尊严与基本权利。注重情感支持,不伤其自尊心,沟通时态度和蔼,不轻易否定其要求。尊重患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于患者自主自由。
八、关爱照护人员。患者的照护人员身心压力大,要向照护人员提供专业照护培训和支持服务,维护照护人员身心健康。
九、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加强社会宣传,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关爱患者及其家庭,建设友好的社会环境。
家庭医生在日常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应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保护自我健康,让人们远离非正常衰老,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作者: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南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建芳责编:郑华菊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