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精神疾病与睡眠的关系

2016-11-2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精神病与睡眠的关系

精神疾病与睡眠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失眠患者中,50%与精神疾病有关。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且随病情的变化而波动。睡眠是判断病人治疗效果与病情稳定的标尺。在治疗中,如果患者的睡眠得到了改善,则提示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相反,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睡眠持续得不到改善,则提示其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提示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不够或患者对该药不敏感有关,需要进一步调整药物剂量或调整药物种类。在病情稳定的缓解期,如果患者的睡眠发生改变,则往往预示其病情有加重或有复发的可能,需要引起进一步的重视。

精神病患者在出现睡眠障碍时,家属常要求医生多开些镇静药让病人服用,误认为“治疗精神病就是让患者多睡觉”。事实上,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五羟色胺等)以消除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为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患者服药后可产生困倦、睡眠增多等现象。这样,适当的镇静则能控制躁动病人的兴奋症状,相反,镇静就成了副作用。目前,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注重症状治疗,既减轻了镇静作用,而且还可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

有些精神病人刚出院回家服药时,睡眠往往较住院时增多,这与患者的安全感上升、紧张及焦虑的心理压力减轻有关。不是药物用量过大,不能随意调整药物的剂量。坚持按原量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睡眠就会逐渐正常。若患者持续较长时间的卧床睡眠,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且劝其活动无效时,可考虑是药物用量偏大。

我院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ys/1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