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百人中68个抑郁nb

2016-10-2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宣传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意在表明每一位公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创造和谐美好社会。据卫生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总数在1亿以上,其中的72.3%不知自己已经患病。重度精神病患者超过万,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医院举行专家义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越发突出。据最新数据显示,每百人中有6-8是重度抑郁症,但这类人群发现率极低,即使就医也是因其他疾病而来,往往掩盖了真实的抑郁病情。医生提醒,持续两周情绪低落或失去兴趣的人要高度警惕并要及时就医。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在活动现场,廖先生带着困惑来找医生咨询,他两度恋爱的女友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离他而去,让他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让女友嫌弃。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斌告诉记者,我们碰到不如意的事情可能情绪不太好,但跟疾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自己感兴趣的也不想做了,特别是女性如果对孩子都不感兴趣了,显然这个就是异常了。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暨大附一院精神心理科教授潘集阳说,持续情绪低落或者缺乏兴趣和乐趣,这两个核心症状必须有一个,持续两周,再加上睡眠紊乱、有早醒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或者暴饮暴食、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这些加起来就构成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重视和维护自身的精神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婴幼儿(0-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有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绪行为控制差。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避免婴幼儿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前儿童(4-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有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鼓励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是避免学龄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学龄儿童(7-12岁)和青少年(13-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有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问题(如学校适应不良、逃学)、情绪问题、性心理发展问题、行为问题(如恃强凌弱、自我伤害、鲁莽冒险)、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兴趣爱好,是避免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有与工作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与家庭相关的问题,如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发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岁以上)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有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与情感问题。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行方法。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曹雉文

编辑:步青









































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by/1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