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没精神的老人,多看看也许和这5
2020-9-3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邦华说一心一意为健康服务
老年人随着身体体质下降,随着新陈代谢变慢,这时候常常会导致没有精神,平时老年人应该加强也是方面调理,要注意适度的运动健身。
如果这种没精神的现象比较严重,应该考虑是不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原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老年人没精神是怎么回事?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俗称“甲减”)也常表现为困倦、爱瞌睡。甲减好发于中年,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更应该注意,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乏力,不要忽略了甲减的可能。
这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出了故障,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所致。他们还可能出现懒散不愿活动、肢体肿胀、记忆力和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2、脑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的脑血管如果发生了硬化,出现脑供血不足,甚至形成血栓,造成脑梗塞等,就会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现象。
精神意识异常,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
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血管疾病有关。
久而久之,这会影响大脑正常功能的发挥,出现打瞌睡等表现。这类病人可能还会合并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尤需注意。
3、慢性疾病
打瞌睡还可能是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的征兆;一些抑郁症患者夜间睡不好觉,白天犯困、打瞌睡也是常有的现象。
因此,如果中老年人在保证夜间正常睡眠的情况下,白天还经常犯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寻找病因后尽早防治各种相关疾病。
4、心脏病信号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
一般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液,差不多有1/5供给脑组织使用,因此,大脑代谢受到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非常大。
当中老年人患有心脏病时,心脏向外泵出的血液会减少,大脑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引起精神不振、爱瞌睡等症状。
5、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本病多见于肥胖且有酗酒等不良习惯的中老年男性。他们睡眠时因呼吸不流畅会导致暂时窒息,打鼾是最典型症状之一。
出现困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暂停引起的肌体缺氧,肌体缺氧会让身体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邦华老师在线解答扫码进群猜你喜欢
肝脏淤堵“罢工”时,脸上5处会有信号,别太轻易的忽视掉
腿上冒出“小疙瘩”,多半是这3种症状,别害怕、先去查一查
肝脏不太好的人,认真看看你的手,会有3个异常“暴露”
不疼不痒、查出肺癌,手指上3个标记,提醒肺癌悄悄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