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虎博士线上讲课内容的若干商榷之三

2021-4-1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国际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

羁押了两年多的发病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黄一川因杀童,经最高院核准于年12月3日执行了死刑,算是尘埃落定。作为个人,我尊重法院判决,也相信最高院是考虑了政策、法律、舆论等多方面因素及法益保护和人权保障之间平衡而作出的取舍。我的态度很明朗,作为黄一川的这个个案的案情来说,最高院是经过全面慎重考虑,在法益和人权做出的选择而并非对您主张的人为下降50%无责任能力的肯定!

正如本帖的编者按:“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就是为了平衡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中的利益,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七年多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有力保障)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请您对照一下,您在线上所讲的内容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相符?以及,供大家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对精神障碍患者、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弱势人群的爱护与关怀。它完全与美国领导人的漠视生命,利益至上的理念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所以对您主张采用刑罚来降低精神病司法鉴定中无责任能力率一事,实难苟同!

本人的观点是与其用刑罚来处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亡羊补牢的方法,不如采取群策群力、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宣传,普及精神病的有关知识,消除对精神病人歧视和恐惧,多给予他们关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这种从源头上堵、加以群防群治疏的防患于未然方法不仅能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还能避免受害人丧命之痛、加害人偿命之苦,更能凸显习总书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不给敌对势力再次污名化我国的籍口!希望赵虎博士提供您的高见。

附件:立法推动者刘协和千人喊杀他救回一条命

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后,一面是需要治疗的病人,一面是愤怒的受害者及家属、公众的质疑,法律应该保护谁?

中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开创者,《精神卫生法》的守望者刘协和认为,有一种最通常的观点,甚至是很多专业人士心里所持的观点,要在这两个选择之间找一个平衡,“但这是大错特错。”他说,如果公众因为惧怕,就将精神病人隔离起来,司法机关迫于舆论压力,就施以刑罚。这不仅有失法律的公允,也是社会道德和责任的缺失。社会只有先保护好病人,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精神病人是弱者,因病犯罪需要的是治疗,而不是刑罚。”

年,某地一干部的儿子在饭馆里,因一名客人碰到了他的酒瓶,就把对方刺死。刘协和接手这次鉴定后,认为犯罪嫌疑人智力低下,影响了他的行为判断能力,属于限定责任能力人。

此案一审开庭时,法院内外都挤满了旁听的人,数千人都在喊杀,刘协和当庭宣读出鉴定结果,法院迫于检方和群众的压力,没有采纳,判处死刑。案子二审到了省高院,在慎重研究了刘协和的鉴定结论后,省高院作出了死缓判决。几年后,刘协和到当地出差,去监狱里了解这个人的服刑情况,管教人员证实其智力确实有问题。刘协和说:“当时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在刘协和看来,中国精神病学研究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对精神疾病的理解,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他说:“专业人员的素质提升了,设施更好了,社会的意识转变了,精神病人的处境才会更好。”

(来源:华西都市报;记者:程渝)

编者后记:怎样才能降低精神病人的肇事肇祸率?

1、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的特点:暴力犯罪多发、侵害目标多样、伤害后果严重、行为难以预判。

2、当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管控的现状:监护责任不落实、救助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管不完善、部门职责不明晰。工作对策:定期摸底排查,摸清底数。严格分类管控,落实责任。调动多方帮扶,形成合力。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长效。

3、现行法律法规管控细节的缺陷分析:我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问题在于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或者医疗”很难落实。乡、村管控责任落实困难重重。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从释放到强制医疗前的“空档期”,易形成管控人员执法犯法。强制医疗资质机构的资金运作方式制约了“政府强制医疗”的落实。

4、关于管控法律法规细节设计的建议:实施“逮捕”措施,解决管控违法和家属或监护人管束不能的问题。县级政府应承担精神病嫌疑人治疗经费保障的主要责任。优化省级强制治疗医疗所服务方式并改善医疗条件。

5、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还有哪些监管漏洞?治疗经费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病人痊愈后回归社会道路尚不畅通。

6、解决的抓手:经费保证是基础,消除歧视是保障,及时诊疗是有效手段。

总之,“精神病人是弱者,因病犯罪需要的是治疗,而不是刑罚。”

徐嗣荪教授简介

徐嗣荪,浙江博智鉴定科学研究院司法精神医学鉴定首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和浙江省医学会资深委员,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任职于浙江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医务科长和所长、卫生部首届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分会副主委和顾问、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特邀技术顾问。年开办浙江精神病司法鉴定培训班、建立了司法鉴定研究室。年~年受聘为浙江省法医工作委员会司法精神病鉴定专家委员会创始委员。

北京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历史片段视频来源.12.20北京学术会议

孙东东:精神卫生法四大亮点视频来源.12.20北京学术会议

医生是一个成就英雄的行业视频来源:搜狐视频

精彩回顾:1、与《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理论与实践》作者商榷2、“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探访敬爱的沈渔邨大夫3、百年“精神病司法鉴定函”引起的探究4、我是精神科医师,我骄傲!5、对赵虎博士12月6日线上授课内容的商榷(上)

喜欢,请点亮“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cs/11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