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养老院长面对面讲解养老机构运营1

2019-4-28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1、自杀

案例一

案例描述:

老人住于某养老院内。某日女儿前来看望,老人与女儿因为某些事情起了争执,女儿离开时并未告诉护理人员(在此之前,女儿每次探访离开时都会告知护理人员)。她走后不久,老人即从二楼翻窗跳下,致腿骨骨折。养老院的窗户设计符合市政府的有关规定。

专家分析:

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老人与前来探望的女儿发生争吵,事后女儿离开养老院时,又未将此情况主动向院里反映。为此老人的女儿应负直接责任。养老院的窗户设计符合养老机构设计标准,养老院在建筑设施上没有缺陷。同时,该老人的自杀行为不是在护理员为其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因此,院方及护理人员没有过错,院方不应承担责任。

总结:

在此案中院方虽无责任,但应在加强管理上吸取教训,对老人平时的情绪和家属探访后的情绪应注意观察,加强院内巡视制度的落实,发现情况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2、他杀

案例二

  

案例描述:

年2月19日,湖南双峰县爱心养老院,六旬护工因为被拖欠半年工资,拿起砖头砸向16名无辜老人,造成8人死亡,6人重伤。

  

分析:

属于典型的养老机构管理不当导致的恶性事件

一、养老机构经营困难,长期拖欠护工工资导致护工情绪失控;

二、护理工作者压力较大,长期处于护理老人的环境中容易诱发不良情绪,所以诸多虐待老人事件发生。养老机构应注意环境建设,同时设置排压室或定期对护工进行心理咨询,有满意的护工才有满意的老人。

  

总结:

对于经营不善的养老机构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必要时及时止损。

3、火灾

案例三

  

案例描述:

年9月13日,敬老院一偏瘫老人因夜间蚊香引燃轮椅造成不幸呛死身亡。

年4月24日,黑龙江省肇东市太平乡养老院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两位老人遇难,一名老人重伤。

年7月26日,黑龙江海伦市联合敬老院住院处发生火灾,10名老人不幸遇难。

年11月18日,安徽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敬老院突然发生火灾,两名老人不幸遇难。

年12月20日,河北邯郸市复兴区一敬老院的9号房间失火,致使一名老人不幸死亡。

年5月25日,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火灾事故,造成39遇难、6人受伤。

  

原因分析:

以鲁山大火为例,建筑不合理,屋顶彩钢内部全部为易燃物品,房型结构加速火势蔓延;电路老化,未定期检修;没有响应的消防设施;

老人为取暖或其他原因,自主燃火,院方未及时巡查,导致老人烧伤或死亡。

  

总结:

消防建设和验收是养老机构前期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运营期间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火源管理,定期检修机构内水电气暖相关设施、厨房等火灾易发点;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4、房屋倒塌

案例四

  

案例描述:

年8月5日,江苏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敬老院食堂发生坍塌,造成1人死亡,部分人员受伤。

  

分析:

建筑年久失修坍塌。

  

总结:

对于年限较老的建筑要定期检修,闲置物业改造成的养老机构尤其要注意建筑质量方面。

5、走失

案例五

  

案例描述:

年过七旬的耿某被子女送到家里附近的一家日托站,白天老人在日托站有人照顾,子女也很安心,但是,28天后老人在站内突然走失。托老站和耿某的四个子女到处寻找,但是,两年多过去了,耿父仍旧没有任何音讯。耿氏兄妹将日托站主管单位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8万元,并承担为寻找老人支出的相关费用。日托站认为耿某当天情绪等各方面都很正常,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老人即便出走,也应自己回来,因此怀疑老人是否患有记忆方面的疾病。但因日托站在接收老人时没有做过体检,没有任何依据。后来,原、被告双方在法庭达成调解协议,托老站主管单位赔偿寻人费用及精神扶慰金共4万元。

  

分析:

院方对入托老人负有保障生命、健康安全的义务,因院方过错导致老人走失,则院方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特别是日托站既拿不出老人记忆力患有疾病的评估材料,也没有服务过程控制中对已有利的书面证据,承担损失在所难免。

  

总结:

一院方应有一套规范的评估办法,确认老人是否符合日托服务的条件。签订与老人、家属三方约定的协议书,明确三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二在日常服务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服务人员和制度保障,比如本案例中对有行为能力的老人应有外出请假制度,对有限制行为能力老人建立监护护理制度,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和服务质量得以实现。三在服务过程控制中还应建立服务记录,也可以降低服务风险。

6、坠楼

案例六

  

案例描述:

年6月28日,郑州9旬老太敬老院二层坠楼3次缓冲幸无大碍

  

分析:

本案例中,排除自杀,老人坠楼原因不明。但老人坠楼期间系护理员不在身旁,属于护理不当;且二楼未安装任何防护措施。院方负全责。

  

总结:

养老机构的高层需增加防护措施,避免老人自杀或无意坠楼。

7、摔倒

案例七

  

案例描述:

某老人,女,77岁,患糖尿病、脑梗、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8月29日傍晚,护理员下楼打饭时,自行从床上爬起,导致摔跤,护理员因害怕没有及时汇报。到8月31日早晨交接班时组长汇报了此事,后经本院医生检查,未发现四肢关节、皮肤有异样,并通知家属到院,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家属医院,应该没事的。9月1日早晨查房时,发现该老人精神差,就再次通知其家属,医院治疗,至9月8日,时隔8天后,家属通知敬老院,老人存在锁骨骨折,肯定是敬老院上次摔一跤造成的,现在要求敬老院赔偿全部的手术费用。

  

分析:

老人患糖尿病、脑梗、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极易发生事故,应属于全护理服务对象。全护理区域全天24小时不能脱人。护理员下楼打饭,区域工作人员脱岗,导致老人自行起床摔跤;老人摔跤后,当班护理人员又不及时汇报,加重了对老人的伤害,使事故的后果变得更为严重;院方在得知老人摔跤后,又没有马上采取补救措施,组织医生对老人进行医院检查,以确认老人是否骨折或有其它伤害。为此,院方在对该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是有责任的。现在院方难以举证老人锁骨骨折不是敬老院摔跤造成的,家属要求院方赔偿%的手术费用,院方应主动与家属沟通,尽可能减少损失。

  

总结:

摔伤是老人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之一,养老机构每部要充分适老化,地面防滑、安装扶手等;

员工培训,避免因员工不当等动作导致的老人摔倒;

加强内部管理,比如拖地时尽量选择老人没有频繁活动的时间,随时保持地面干爽等;

摔伤后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家属。

8、坠床

案例八

  

案例描述:

老人顾某被家属送至养老院居住。入住时老人身体各方面状况较差,养老院评估为一级护理。按标准规定,一级护理老人的床两边必须安装防护栏。但是,老人的家属却执意要求拆除防护栏,理由是护栏的存在会严重妨碍到老人的生活起居。无奈之下,院方只得同意他们的要求。某晚,老人顾某夜间熟睡时从床上坠落,造成手部骨折。医院治疗。事后,家属认为养老院照顾不周,要求赔偿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共计余元。

  

分析:

这起事故老人家属和院方都有责任,都不重视老人的安全。一级护理老人的床两边必须安装防护栏。

  

总结:

家属执意要求拆除防护栏,理由是护栏的存在会严重妨碍到老人的生活起居。这说明老人家属对养老院护理工作的不了解或者不信任,养老院应与家属阐述清楚,说明护栏的存在不会妨碍到老人的生活起居(如老人要下床,护理人员会及时替老人放下护栏),使老人家属放心地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9、噎食物

案例九

  

案例描述:

老人在吃饭过程中发生哽噎,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窒息。家属认为是老人因食物而导致的窒息,养老机构的则认为是老人身体疾病的原因导致的窒息。

  

分析:

医院的检查诊断,老人的气管里存在大量的浓痰,最终法院认为家属主张的老人因食物导致窒息的证据不足,确定老人的死因为身体疾病导致的窒息,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

  

总结:

在对老人进行护理时,护理院需经专业训练,采用得当方法为老人喂食;

发生噎食及时抢救,院方需培训噎食应急措施;

噎食发生后需查明原因,明确责任主体。

10、褥疮

案例十

  

案例描述:

李俊峰老人去世前住在养老院,并有专门的护理人员看护,医院治疗抢救时,其家属发现老人身上竟有16块褥疮。家属认为养老院违背了当初签订的《养老服务合同》,遂将这养老院告上法庭,索赔2万元精神损失费及半年的护理费用8元。法院在经过两轮庭审及两个多月的庭外调查后对这起民事纠纷进行了判决:养老院赔偿原告、李俊峰老人之子李某0元,理由是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养老服务合同》,存有护理过失,须承担相应的责任;驳回李某索赔半年护理费用8元的申诉请求,李某表示不服,准备提请上诉。

  

案例分析:

养老院在规范管理上存在瑕疵,养老机构针对老人的护理需要明确细化标准,包括褥疮如何护理、全瘫痪老人几小时翻身、左翻还是右翻等最具体的细节在内都需要进行规范并对护理员进行专业培训;

老人身上16处褥疮,而机构内中层领导没有发现,说明机构内部监督体制有问题,对员工的管理方面,没有将员工的护理成果与其工资绩效挂钩,不能激发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11、食物中毒

案例十一

  

案例描述:

某日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经过检查发现该日早餐食物中混有变质食品。后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养老机构的食堂承包给了个人,承包人为利益驱使,在食品采购和保管中均存在不少问题,事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吊销了食堂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对于有关涉案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

  

分析:

“衣、食、住、行”中的“食”与“住”是养老机构为老人服务的两大内容,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食堂社会化后,机构仍要对食堂予以监管,并要督促建立制度予以保证,对食品的质量要严格控制,不仅要保证老人的营养需求,更要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食堂尽管承包给个人,但由于餐饮服务仍属于养老院提供的,故养老院应承担责任。

  

总结:

很多新建的养老机构都会为了减轻运营管理负担考虑食堂外包的问题,但是无论是自设部门提供还是外包,“食”都是为老服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养老机构负有监管责任和保证食品安全的义务,在外包机构的选择中要严谨、并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监督管理方式,保证食品的安全、营养和符合老人需求。

12、煤气中毒

案例十二

  

案例描述:

年11月16日,陕西安康市石泉县熨斗镇敬老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致3人死亡。一名老人因晚间怕冷,在屋内生炭火,晚上炭火熄灭之后无人察觉,第二天被发现时,三位老人已经死亡。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敬老院有两处失误,一是冬季较冷,而机构内没有为老人安排相应的取暖设施,并且允许老人自生炭火;二是,没有夜间巡房,不   

总结:

盈利性养老机构针对老人供暖,一般建议采用集中供暖、供冷,使用中央空调或城市集中供暖渠道,减少管理难度的同时还能预防意外,如夏天老人单独开空调导致的感冒等;

夜间护理是老人护理中很重要的工作,定时查探老人情况,避免意外发生,遇见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而本案例的发生根本原因在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没有为老服务的意识,培养员工为老服务意识是所有养老机构员工入职培训中第一步。

13、第三方侵权

案例十三

  

案例描述:

张某从年起住进一养老机构,并与这家养老机构形成养老服务关系,每月向养老机构支付服务费、床位费等,由养老机构负责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9月,张某在养老机构出口伤人,与养老机构另一位老人发生口角,谩骂后发生撕扯。张某受伤,花费医疗费元。张某起诉所在养老机构,他被打是养老机构照顾、管理不善,并且纵容造成的,对他造成了心理伤害,要求双倍返还支付的养老服务费,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分析:

张某虽然年事已高,但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张某在养老机构与同住的老人发生纠纷,造成受伤,非养老机构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对于张某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总结: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之间发生矛盾造成损害,只要养老机构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了服务,对老人进行劝解,有矛盾及时处理,对老人间争执发生的损害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

特别提醒:如果入住老人为失智老人,因为失智老人并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要加强护理,如果因为护理疏忽,失智老人之间打架造成损害,养老机构有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14、外出风险

案例十四

  

案例描述:

年李某与福利院签订养老服务协议的附件中,李某写明:“不同意老人自主决定外出。”入院体检结论中也载明李父有抑郁倾向。入院后的观察评估表中记载“李父不主动说话,不与人交谈,家属告知有抑郁倾向”。9月某日上午9点,李父以购买牙膏为由,离开福利院并再也没能回来。当天下午2点,公安部门从河道里打捞上来一具尸体,经辨认,系李父。

  

分析:

从李父抑郁倾向和入院后记录看,不允许自主外出有利于保障其生命安全,符合法律精神、人之常情和老人利益。且李父亦签字同意,“老人不能自主外出”条款,是合同的一部分,约定有效。福利院未履行合同约定,客观上为事故发生提供了外在条件,但非导致其死亡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李父情绪反常却未对其外出采取预防措施,存在过错。因此,法院酌定福利院承担李父死亡所致损失的25%,23万余元。

  

总结:

关于老人的外出管理,应该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分类对待。对于思维及身体机能健全的老人,与家属确认后,允许其自由出入养老机构,但要有请假手续。对于失智老人,则要求必须有家属陪同的前提下,方可离开养老机构,没有家属陪同严禁离开养老机构,对此,养老机构与家属可对老人的外出行为进行双方书面确认。

15、送养人逃避赡养义务

案例十五

  

案例描述:

李山坤老人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早年不幸离世,与二儿子关系不善,三儿子关系尚可,在妻子离世且自己身患重病之后被儿子送入养老院。起初儿子尚有空探望,为老人带来胰岛素,后来总是联系不上,院方为保证老人供养与老人子女签了附加协议,自从签过协议之后,两个抚养人便消失不见,再也联络不上。

年9月之后,李山坤老人多次重病住院,院方联络不上家属,为老人垫付医药费多元。无奈之下,养老院将老人与其家属告上法庭,希望能够获得老人子女的联系方式。

院方最为担心的是如果老人因病重去世,家属会赶回来索要赔偿,纠缠养老院。

  

案例分析:

院方的担忧是完全合理的。养老机构也会面临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送养人不愿承担赡养义务。将老人送入机构之后消失不见的报道也常见于新闻。

二是送养人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老病死,自己不愿承担相应的后果,发泄不满,在被送养人出现摔伤或者死亡时,极力寻找养老机构的过错,引发纠纷。

对于第一种情况,养老机构要“重预防甚于治疗”,老人家属有逃避责任、遗弃老人的征兆要及时劝退,若防不胜防,要在妥善安置老人的前提下,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

针对第二种情况,养老机构要修好内功,做好内部管理和服务提供,并做好服务记录,保留证据。在出现纠纷时,能够很好举证,理清责任。

16、意外死亡

案例十六

  

案例描述:

住在某养老院的一位男性老人,70岁,三级护理对象。某日下午,由儿子带出去吃晚饭,晚上7点钟回养老院,回院后要求护理员开浴室门洗浴。护理员说:“洗浴时间已过,不能洗。”在该老人再三要求下,护理员给予打开浴室门让该老人洗浴。一小时后,护理员发现该老人已死在浴室内。家属提出要求养老院作出赔偿,如协商不成,将上诉法庭。

  

分析:

老人是三级护理对象,生活基本自理。晚上7点钟回养老院后,不听护理人员劝告,要求开浴室门洗澡,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老人自己应负主要责任。护理员既然同意了老人的请求,打开浴室门让该老人洗浴,就应随时掌握老人洗浴情况,一小时后才发现老人死亡,存有监护不到位的缺陷,养老院也有一定责任。另按照养老设施建筑要求,浴室应安装呼叫装置,是否安装本案未曾提及,如未安装,机构又存有过错。

  

总结:

老人餐后不宜马上洗澡,否则极易发生意外,这是护理常识。但这位护理人员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该老人再三要求下,同意了老人的请求,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该案例中,如护理员能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注意对老人洗浴过程的观察,老人稍有不适马上采取措施,或许也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17、政策风险

案例十七

  

案例描述:

张院长运营了一家政府兜底的养老机构十几年,土地物业自有。近期政府公建民营项目招标,投标方中标后将全部的兜底老人接收带走,张院长的养老机构客户被全部“截胡”。

  

案例分析:

纯粹依靠政府关系提供客源,就要考虑到随着政府政策变动和政府领导班子变动所带了的政策风险;与上述案例有同样情况的是依靠政府补贴的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资人,一旦与政府合作断裂,项目就会马上面临客源中断的情况,请投资人谨慎选择。

延伸阅读:

养老机构中常见16种危险事件应急处理流程图如下所示: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保障老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操作流程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医护人员和行政总值班汇报,并通知院长及老人家属;

2、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医院;

3、由医护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食堂;

4、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院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报告;

6、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三、注意事项

1、稳定老人及家属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属来院探视,由护理中心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急病送医应急预案

一、目的

老人发生疾病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降低损伤程度。

二、操作流程

1、当班人员发现或接收到老人突发疾病情况发生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同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进行急救(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

2、经过评估小组决定

(1)老人病情允许,医护小组共同商量,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叮嘱员工如何进行照顾护理,同时做好同室老人安抚工作;

(2)老人病情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抢救,根据医生、医护小组商量判断,拨打医院治疗;

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4、护理主管对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向院长汇报;

5、医院转回院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

6、对整件事情发生的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

三、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老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呼吸、血压、脉搏、瞳孔等);

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发生猝死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老人突发猝死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保障老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处置措施

1、发现或接收到老人突发猝死情况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利用心脏拍击按摩、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就地抢救,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

2、老人病情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抢救,根据护小组商量判断,拨打医院治疗;

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4、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详细调查取证,记录,向院长汇报;

5、医院医生出具了死亡证明书时,协助医护人员了解家属是否需要其他协助如殡仪馆服务等;

6、总结:对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三、注意事项:

1、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误吸、噎食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在老人发生误吸、噎食等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能果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办法,挽救老人性命,保障老人健康。

二、操作流程

1、当班人员发现老人有误吸、噎食情况发生时,要立即使用“余气冲击法”或将老人处于俯卧位,叩击背部,刺激喉部,尽可能排出吸入物,抢救老人生命;

2、同时,要其他工作人员帮忙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护理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医护小组共同帮忙老人及时清理老人口腔内吸入物、呕吐物等;

人人都应该掌握的急救法

3、医护小组商量决定:

(1)老人情况已经稳定,医生对老人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叮嘱当班人员应该注意事项;

(2)如果老人情况比较严重,必要时,立即拨打,医院进行治疗;

4、与老人家属联系,做好沟通工作;

5、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取证调查,记录,向院长汇报;

6、医院转回院后,医护小组结合医嘱给出正确照顾老人的方法,(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根据老人的实际吞咽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方法;

7、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再学习,尽量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三、注意事项

1、第一时间发现情况的员工要争分夺秒立即抢救老人;

2、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老人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老人安全,降低损伤程度。

二、操作流程

(一)老人有自杀倾向时

1、立即报告医护小组,检查、没收私藏药品,锐利危险物品等;

2、告知老人家属24小时监护,不得离开;

3、密切观察老人心理变化,及时做好疏导、沟通工作;

4、查找老人自杀原因,护理主管及社工跟进,做好老人心理护理;

(二)发现老人自杀时

1、立即通知医护小组,赶赴现场就地抢救,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

2、保护现场;

3、必要时,医护小组商量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进行治疗;

4、通知公安部门到场;

5、通知老人家属,做好老人家属沟通、安慰工作;

(三)事后处理

1、护理主管对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向院长汇报;

2、医院转回院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直至老人情况稳定;

3、社工跟进,继续密切观察老人情绪变化,做好疏导、沟通工作;

4、必要时,经过家属同意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

5、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

三、注意事项:

1、老人有自杀倾向时,要及时联系老人家属,共同帮助老人解开心结,解决老人的困惑问题;必要时,请医院进行心理治疗;

2、第一时间发现老人自杀的员工要争分夺秒立即抢救老人;

3、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在老人发生坠床、摔倒等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正确处理突发事件,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伤,保障老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二、操作流程

1、当班人员发现或接收到老人坠床、摔倒等情况发生时,马上赶到现场,查看老人情况,同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医生、护理主管、班组长),向行政总值班人员汇报,对老人生命体征进行初步检查(心跳、血压、疼痛情况等);

2、经过评估小组商量决定

(1)老人病情允许,医护小组共同检查老人受伤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叮嘱员工如何进行照顾护理;

(2)老人病情有变化,情况紧急,工作人员配合医生就地进行适当抢救,立刻拨打医院治疗;

3、通知老人家属,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4、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件事情进行调查取证,记录,向院长汇报;

5、医院转回院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

6、总结:对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日常工作中开展进一步学习,尽量预防类似事情发生。

三、注意事项

1、发现情况时,如老人疼痛厉害,严禁随意搬动老人;

2、医院治疗的,工作人员要随时观察老人病情变化;

3、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外出或不归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老人发生外出或不归时,能及时找到老人,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老人损伤。

二、操作流程

1、当发现老人外出或不归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总值班汇报;

2、从门卫处查看老人外出记录(门卫处老人外出登记、摄像记录等),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老人外出原因及具体情况,尽可能搜集更多信息寻找老人;

3、到小区内寻找老人,查看小区门口录像、询问小区附近人员等,查找老人去处;

4、联系老人家属,寻找老人,上报请求有关部门协助寻找老人

(1)老人返回院里后,查看老人身体情况。按有关规定对整个事件进行处理;

(2)老人确属不归的,由医护小组对老人的物品进行保管,清点;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5、安抚老人及家属情绪,做好疏导、沟通工作;

6、护理主管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员工学习、培训等,采取适当措施,严谨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注意事项:

1、老人返院后,对老人进行身体、精神等方面评估,根据老人实际情况确定老人以后能否自行外出;

2、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禁止老人自行外出,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3、稳定老人、家属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5、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发生精神症状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老人发生精神异常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障老人及其他人的安全。

二、操作流程

1、当班护理员发现老人有精神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总值班汇报;

2、根据老人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免老人自伤或伤及他人;(1)密切观察老人精神状况,制定适合的个案护理,社工跟进;

(2)老人出现过激行为时,根据医护小组的决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家属签订同意书,给老人使用保护带,采取躯体束缚,限制老人活动;

(3)通知老人家属,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家属24小时陪护;

3、家医院进行明确诊断、治疗,严格按照医嘱照顾老人。

三、注意事项:

1、老人有自伤或威胁他人安全的过激行为时,给老人使用保护带;

2、老人情况严重,影响院内其他人正常生活时,联系家属把老人带离敬老院。

老人发生烧烫伤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老人发生烧烫伤意外事件时,工作人员能及时、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老人受伤程度,保障老人生命安全。

二、操作流程

1、发生烧伤时,护理员要马上扑灭火源;

2、老人发生烫伤时,护理员立即将老人脱离热源;

3、立即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

4、帮老人剪除衣物,进行伤口处理,浸冷、冰水,持续用冷水冲洗;

5、医护小组判断后,根据老人受伤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进行治疗;

6、通知老人家属,并告知老人详细情况,做好沟通、安抚工作;

7、护理主管要求相关责任人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解、记录,向院长汇报;

8、医院转回院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

9、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

三、注意事项

1、照顾老人时,密切观察老人伤口,防止感染,谨防老人感冒等;

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家属来院探视,有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老人身故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老人发生身故事件时,及时协助家属处理好老人身故时的事务。

二、操作流程

1、发生老人疾病后,经医生抢救无效情况时;

2、医院医生开具死亡通知书,护理主管通知老人家属、院长;

3、医护小组了解家属是否需要其他协助,如:殡仪服务等;

4、记录老人死亡处理事件;

5、安抚老人家属,协助家属做好老人遗物整理等。

三、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医生抢救老人的全过程,包括医生给老人的身体检查项目、抢救措施,老人的生命体征等;

2、准确记录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时间。

火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的在火灾发生时,最大限度保护院内老人的安全,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维护院内秩序。

二、处理措施

1、发现火灾后迅速判断火情,报火警中心、救护中心,向行政总值班汇报,并通知院长到现场进行指挥;

2、院内各楼面安全疏散引导员引导抢救老人,将老人安全疏散到安全的地方,护理主管及办公室人员在广场安抚、照顾老人;

3、院长总指挥,后勤主管负责带领后勤部进行现场灭火;

4、门卫接引消防队员到现场,并向其简单描述灾情;

5、劝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现场,如有伤亡老人立即由医院就医;

6、由院内行政人员负责保护现场,收集发生火灾时的证物,为事故调查提供依据;

7、根据院领导的要求,向上级主管报告,并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对安全隐患地进行重点排查。

消防逃生要点

三、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引起老人混乱;

2、稳定老人情绪,不要留在危险地带,劝阻老人回火灾现场拿遗留物品;

3、如有可能应尽力扑救,控制火势蔓延;

4、除报警外,不使用电话;

5、除不得已,不敲窗跳楼或随意开窗;

6、离开现场时,应随手把经过的门关上;

7、如被烟笼罩或眼见度低,应俯地沿墙慢慢爬行或去另一通道,应用湿毛巾包住口鼻等部位;

8、发现因电失火决不能用水灭火;

9、如正处在室内,发现烟从门缝进来,应先用手在们得上部试探一下,如感受很烫,说明门外正在燃烧,不要开门,应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

10、疏散人员要走安全通道;

11、老人疏散秩序按先自理老人,后全护理老人的原则,全护理老人在移动的过程中必须有护理员陪同。

老人触电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老人在发生触电情况时,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挽救生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操作流程

1、第一个发现老人触电的人员,立即切断电源,(手动切断电源或用木棍等)通知安全管理员;

2、检查老人身体情况,如老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等情况,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通知医护小组,向行政值班人员汇报;

3、经医护小组工作人员判断后,根据老人受伤情况,拨打急救医院治疗;

4、向院领导汇报,并跟踪事件全过程;

5、通知家属,并告知老人具体情况,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6、安全管理员和护理主管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了解,对事件发生地进行安全排查工作,找出事件发生原因,并记录;7、向院长汇报情况;

8、医院转回院后工作人员按照医嘱照顾老人(给老人准备营养汤)直至老人身体情况稳定;

9、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学习。

三、注意事项

1、在未切断电源前,不可接触触电者身体;

2、稳定老人、家属的情绪,要求每位员工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家属来院探视,由护理部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如果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院长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停电和突然停电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院内可能发生的停电或突然停电事件,合理安排院内老人的基本生活,确保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有力的后勤保障,使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对我院造成的影响,维护院内稳定。

二、操作措施

1、接到上级领导的停电通知后,立即在院内发布停电通知并且告知老人及员工具体的停电日期,准备应急手电筒并且做好应变工作;

2、发生突然停电时,立即通知后勤部相关负责人,行政总值班;

3、进行抢修及汇报,立即通知院长及致电电力局查找停电原因,如有需要马上请人维修;

4、检查应急照明灯,手电筒是否备足,确保使用;

5、护理员必须照顾好老人安全,及时检查老人情况;

6、对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必要情况下进行教育学习。

三、注意事项

1、加强巡逻,及时安抚老人的情绪,并劝阻老人在房间内点蜡烛,保障老人安全;

2、停电后,应立即关闭正在使用的电器,严禁私自使用电器;

3、如遇夜间或特殊情况,老人必须在护理员的陪同下活动。

停水和突然停水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及时的处理停水及突然停水事件。减少停水时对我院的影响及造成的损失,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能在发生故障时最大程度的保证院内老人能够正常的生活。

二、处理措施

1、接到上级部门的停水通知后,立即通知老人及员工停电时间,做好停水前的准备工作;

2、如发生突然停水的情况,及时通知后勤部主管或行政总值班,查找停水原因;

3、做好调水的准备工作;

4、后勤部主管督促下属人员预备好适量的饮用水,以及使用水;

5、加强巡视,及时帮老人解决饮用水或用水不够的情况。

三、注意事项

1、发生突然停水时要及时向老人们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

2、停水时避免去开水龙头;

3、当供水恢复时,应先放一部分水让有杂质的水先流掉。

院内泛水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以保护老人的人生安全为前提,及时、有效、快速的解决院内泛水,维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秩序、减少损失。

二、处置措施

1、发生泛水的情况应立即通知后勤部或行政总值班及院长;

2、发生泛水后后勤部主管立即派人查找泛水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进行维修;

3、如泛水不能自行解决应立即通知维修部门进行维修;

4、后勤部主管应及时派人清扫泛水以及清理污水;

5、协助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并总结上报院长及上级领导。

三、注意事项

1、泛水发生后应立即在泛水区域外放置防滑警示牌;

2、告知老人泛水情况并且告诫老人不可涉足泛水区域或潮湿处,防止滑倒;

3、护理员应加强巡逻,及时了解老人的情况。

发生台风、雷雨时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的规范及完善我院的防御台风及雷雨工作,促进防御台风、雷雨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全面提升防御力,最大程度地减轻台风、雷雨带来的损失,保障院内老人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操作流程

1、接到台风、雷雨天气预报后,院内后勤部主管或行政总值班督促各部门员工做好台风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2、后勤部主管或行政总值班认真检查各部门防台、防雨工作,以及做好各部门的安全保障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3、当台风及雷雨发生时,如发生故障或事故,立即通知后勤主管或行政总值班进行处理并且通知院长;

4、根据台风、雷雨的影响程度可以向领导上报请求启动停电,或启动停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台风过后院内主管根据实际的受灾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院长及上级领导。

三、注意事项

1、及时了解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2、如有受伤老人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治疗;

3、雷雨发生时,关紧门窗并且避免使用房间内的任何电器产品;

4、相关工作人员详细检查门窗、空调是否漏水,下水道是否堵塞,以及电的供应状态;

5、当台风、雷雨来袭时,院内工作人员应先安抚院内老人的情绪避免混乱,以及劝阻老人外出。

附件:

老人最常见的风险跌倒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是护理人员,

在遇到老人跌倒的时候,

又会怎么做呢?

一起来学习老人跌倒的救护吧!

他救原则:

不要轻易搬动摔倒老人,

简单评估后,

再进行区别处理。

1.没有专业急救知识的人员,千万不要盲目扶老人,在简单判断老人意识情况后,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

2.有专业急救知识的护理人员,如医生、救护员等,他们在发现老人跌倒或坠床时,则必须按照以下应急流程,进行适当的处理。

当然,现场的情况可能会遇到多种,下面让我们看看不同情况下,如何应对老人摔倒。

Part1

Part2

如地上有呕吐物,为防止老人误吸呕吐物,需安置老人到康复体位,即完全侧卧位。

头稍稍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然后立即联系其他人员。

Part3

当老人伴有全身抽搐时,需守在老人身边,并在老人身边垫软物,防止碰、擦伤。必要时,在老人的牙间垫较硬物,防止舌咬伤,不要硬掰抽搐的肢体,防止肌肉、骨骼损伤。

如果老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则必须进行心肺复苏。

Part4

特别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cs/8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