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2021-7-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治疗皮肤病最专业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8829.html
『献礼建党周年』
红色故事宣讲系列活动
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
本期讲述者:罗婷
大家好!欢迎来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把六师故事讲给你听》栏目。
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讲解员罗婷,将为大家分享《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张新玲》的故事。
张新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〇二团敬老院院长。年调入敬老院,这个土生土长的团场子女种过地、做过炊事员、当过工人……来到敬老院,她感到才真正找到了人生的定位。年她开始担任负责人,但依然扮演着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护士、保姆、清洁工等多重角色,比先前更为忙碌了。近二十年春秋寒暑,在她纤细的指间流过;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慢慢销蚀了她如花的容颜;周而复始的平凡日子,悄悄带走了一个女人最美的年华;数十位孤寡病残的中老年男女,在她这里得到了身心颐养和临终关怀,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无怨无悔。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张新玲展区
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三八红旗手张新玲
年秋天,六师五家渠市博物馆到一〇二团征集敬老院张新玲的书柜中,工作人员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枚“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的奖牌。奖章凝聚了张新玲同志对事业对老人的一份份感情。
张新玲年调入敬老院,现在是第六师一〇二团敬老院院长,这个土生土长的团场女子种过地、做过炊事员、当过工人……来到敬老院,她觉得才真正找到了人生的定位。年她开始担任负责人,但依然扮演着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护士、保姆、清洁工等多重角色,比先前更加忙碌了。酷暑寒冬的时光交替,静静流过她纤细的指间;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慢慢消蚀着如花的容颜;周而复始的平凡日子,悄悄带走了一个女人最美的年华。数十位孤寡病残的中老年人,在她这里得到了身心颐养和临终关怀。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无怨无悔。20年来,她陪伴60多位偏瘫、智障、精神病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的历程。由于积劳成疾,她多次晕倒在敬老院并报病危,病情稍稍好转后她又一次次“逃回”敬老院。她用她无私的爱,20年如一日地为风烛残年的老人默默奉献,她就是“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
“天下高龄皆父母。我希望用我的爱,感动更多的人去孝敬父母,善待老人。”这是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团敬老院院长张新玲的心里话。她20年如一日为高龄老人默默奉献,让一位位病患老人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享受到了赛过亲人般的温暖。
每天早晨6时30分,张新玲就准时起床,生炉子、做饭、烧开水;等大家伙都起来了,她又忙着给大家打饭,为瘫痪病人洗脸、梳头、端盆送水,甚至用手为便秘的老人疏解;紧接着又忙着给敬老院里的精神病患者分药、送药、喂药,打扫卫生……一直忙碌到深夜。
在这个敬老院里,目前年龄最大的老人已96岁高龄,其中8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另外还有多位精神病患者。
在这些老人眼里,张新玲是他们最善良、最辛苦、也是最疼爱他们的女儿,并且她的付出是很多亲生儿女也未能尽的孝道。张新玲对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及个人喜好都了如指掌。由于她的精心呵护,敬老院里瘫痪的老人没有一个生褥疮,十多位精神病患者从未闹过一件出格的事。
80岁的卢光帼老人全身瘫痪,刚来到敬老院时,身上长满褥疮。张新玲把她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伺候。老人大小便失禁,她每天要为卢光帼换四五次尿布,定期为老人洗澡,不到3个月,老人身上的褥疮就全部消失了。
如今,卢光帼老人已经不太认识人了,只是没有忘记张新玲,一见到她总是念叨着二玲“(张新玲的小名)”,那亲切的样子就像见到自己最亲的人。
郑永新的父亲瘫痪,弟弟因幼时患先天小儿麻痹,肢残和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弟弟被送进了敬老院。郑永新说:“每来一次来敬老院,我就被张院长感动一次。照顾老人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了,我自己的父亲瘫痪两年,最初连我这个儿子都嫌弃。但是看到张新玲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我特别感动。她是我们的好榜样。”
在敬老院的20年里,张新玲一共送走了68位老人,每位离世的老人都是她亲手擦洗身体,穿上老衣的。张新玲的丈夫周新德对记者说:“我尽管干了几十年外科,但是看到病人走时心里还是发寒,敬老院的老人多是晚上走,二玲愣是大着胆子给他们擦洗身体、穿老衣。”
“二玲过去一个月才两三百元工资,现在也不过0多元。说实话,我真不想让她再干下去,可一提她调动的事,她就像个霜打的茄子,一回到敬老院她就来精神,我也就随了她。她就是热爱这份工作。”周新德说。
在妻子的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医院工作的周新德成了敬老院的“编外医生”,每次轮休回家时就到敬老院,帮老人按腰、搓腿,给老人看病、打针、拿药,所有老人挨个“看”一遍。
张新玲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敬老院,每年大年三十、正月初一的值班表上排的都是她,除非累病倒下,她几乎天天都泡在敬老院里。由于多年来没有规律的作息,张新玲累出了一身病,心脏病、胃溃疡和风湿性关节炎时时困扰着她,她的双手浮肿、粗糙、关节严重变形。
年10月,张新玲日夜照料患心脏病的梅海娃老人,一连几天没有睡觉。没想到老人病好了,张新玲却因心脏病突发倒下了。病危通知书下了三次,可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我的包子还没有蒸。”医生说:“命都快没了,还蒸什么包子。”
出院时,医生叮嘱她要在家静养,可是她满脑子都是敬老院,在家住了两天又回到了敬老院。
由于张新玲表现突出,六师和团曾连续两次奖励她到香港、澳门休假,她都婉拒了。她说:“我一听说一去就是半个月,就急了,怎么能离开敬老院那么长时间呢?这些年来,除了我病倒或者开会,一年天,我天天都在敬老院待着,不然放心不下。”
张新玲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年,她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
0
文字/罗婷
音频/罗婷
排版/韩江雪
初审/王灵梓
审核/曹斌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