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零距离接触精神病患者的一天

2016-10-25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听到“精神病”这三个字,你有什么感觉?会害怕他们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人呢?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记者于7日走医院(医院),与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一整天的零距离接触。

▲医院采访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为患者洗头需要3名护士齐心协力▲病人头上长虱子,由于带有攻击性,洗头时需3名护士照看。医院妇女儿童二科,这里是女精神病人管理区,属于完全封闭管理。在科室里,记者注意到一位女患者,3名护士正在用消毒液帮她洗头。两名护士一人一边按住她的肩膀和头部,另一名护士则不时将消毒液涂抹到她的头发上。“这个病人在外面流浪久了,头上长虱子,她不太愿意配合洗头,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一名护士告诉记者,该患者今年30岁,刚被家属送进来不久,由于她不按时服药,导致病情有波动。她犯病时喜欢在外闲逛,刚被送进来的时候全身脏臭,脚底板上也长满了水泡。经过10分钟的冲洗,头发顺利洗完了。“我都说不用洗了。”女患者轻声丢下一句话,径自走开了。被患者追问他们最想知道何时能回家▲精神病人在做集体康复训练。在妇女儿童二科室的活动区。女患者们大部分聚在走廊上,有的在聊天,有的走来走去,有的则坐在椅子上发呆。发水果的时间,女患者们自觉排起了队。领到水果后,她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边吃边聊十分开心。要不是她们穿着病号服,很难看出她们都是病人。尽管是跟着医生进入活动区,但记者的出现,还是让女患者们感到很新鲜,大家纷纷围上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有人问:“领导,上个月的工资,你们还没有发给我,到底什么时候发?”另一名年轻患者一直绕着记者转圈:“你们是来采访的吗?我跟你反映一个情况,我们小区经常停电、停水,单位的食堂伙食也不好,帮我们呼吁一下。”还有多名患者反复问一个问题:“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医生见记者脱不开身,连忙过来解围。9点10分,患者开始进行当天的康复操锻炼。有的患者非常配合,准时坐在指定位置上;有的患者则慢吞吞的,要护士挨个叫名字才愿意过来;还有的人始终坐在后排的椅子上看着,闲聊,一动不动。对患者约束要随时注意异常状态的发生▲病人出现攻击性,4名医务人员才顺把他约束起来。上午10点,医院老年(男性)精神科一楼,一进入走廊,就听到某个房间里不时传出病人的喊叫声。记者循声走近一看,病房里,有两名男性患者各坐在一张床上,双手被约束在床边,连手腕都用护垫缠着,防止他们因激烈挣扎擦伤。其中一人是30岁的阿华(化名),他左手吊着瓶营养液,说话口齿不清,上衣反穿着,还老想把裤子脱掉。进来给他打针的护士不断制止他,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劝道:“不脱哦,丑啊,丑啊。”记者上前试图与阿华聊天,但他答非所问,只是不停地说:“放开我,我要去耍!”同房间另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患者则始终沉默无言,后来干脆把头扭向一旁。“阿华之所以被单独约束在这里,是因为今天早上我们在查房时,发现他出现异常,总是去招惹别的病人,还乱砸东西。当时我们4名医务人员合力,才把他的手绑好。”负责治疗的罗华春医生告诉记者,阿华患的是精神分裂症。给患者拍照这里设施齐全甚至有音乐教室▲每次吃饭前,精神病人都要先吃药。离开阿华的病房,记者来到老年精神科的活动室,不少病情好转的患者正在看电视、打牌、下棋。一名年轻患者看到记者举起相机拍照,兴奋地高喊:“你是记者吧,快看这边。拍我!拍我!”说完还摆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记者帮他拍了几张,他显得十分高兴,一直冲我们笑。原来他是一位二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病情已经好转了不少。记者随后来到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这里摆满了运动器材,不少病人正在里面锻炼,有些人不会使用器械,病友间还会相互帮助。在音乐治疗室里,有医生手拿吉他,边弹边唱,电脑显示屏上滚动着“外婆的澎湖湾”的歌词,悠扬乐曲声中,医生问患者“有没有人会唱?我们一起来……”精神病院里有这么多种类的现代化医疗设施,是记者此前想象不到的。哄患者吃药掺在饭里一口一口喂▲病人不肯吃药,护士只能掺在饭里一勺一勺喂给他吃。11点整,到了患者吃药的时间。精神病人照例要先吃药再吃饭,为的是防止他们吃饱饭后把药吐出来。护士要看着每一个人把药吃进嘴里,再吞进肚子,然后张嘴把舌头翻起来检查,之后才可以去吃饭。钟老伯患有精神分裂症,到了吃药的时间,他还在睡觉。护士缓缓将他拍醒,“起来咯,吃饭咯,快醒醒”。随后,护士将钟老伯慢慢扶起,帮他将脚挪到床沿,再让他扶好扶手。待钟老伯坐稳后,护士用勺子给他喂了几勺水,然后再喂药。上文提到的阿华同样要吃药,“对付”他需要护士百分之二百的耐心。一到饭点,阿华就高叫:“我要吃饭,快来喂我!”“吃饭前,得先吃药哦。”护士将药分多次用勺子喂给阿华,但他不断将药吐出来。护士只能把药掺到饭里,一口一口地喂他。“慢点吃,小心点,不急。”给阿华喂饭的护士说,给一名被约束的病人喂饭喂药,常常要花20多分钟。劝患者睡觉护士的头等大事是数数▲午睡了,护士在查房数数。安排病人吃完午饭,快到12点了,此时病人要统一回房间睡午觉。因为人多,场面混乱,为防意外发生,医生请记者先返回护士办公室等待。睡觉前,护士都要安排病人排好队清点人数,为的是确认没有病人受伤,防止攻击性和自杀性行为。一名护士说,他们上班的头等大事就是数数,点人头、点物品,一样都不能少,也一样都不能多。约10分钟后,患者全部睡下,一间间病房里悄无声息,所有人无一例外地头朝过道睡着。记者走近观察才发现,有的人躺在床上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有的人则不时起身来回走动,就像幼儿园里的孩子一样难管。此时,一位患者突然走出走廊,“我要问问医生,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护士劝了很久,才让病人回房休息。下午3点,患者陆续起床。接着依旧是活动时间。下午5点吃饭,天才刚刚黑下来,8点就安排睡觉了。这一天,医院里显得挺平静,唯一的“波澜”是午睡时新送进来一位患者,由于担心他会做出什么异常举动,医生将他先行安排在一级病房。采访这一整天下来,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由外到里要经过非常多道门,陪同采访的康复科杨主任对每一道门都要用钥匙打开、锁上,再打开、再锁上,记者默默数了一下,这个动作至少重复了有50次。“在病区里,每一扇门都只能靠钥匙打开,医院医院的一个特色。”杨主任说。广西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如何?

年12月份,广西南宁第一条心理健康公益热线-在医院开通,截止到今年9月底,累计接到个心理健康咨询电话。其中男性51.06%(人),年龄主要集中18-35岁;女性48.94%(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5—40岁。打电话人群,来自广西各地。

下面几张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广西第一条心理健康热线咨询电话年龄段分布图。

▲广西精神病诊断具体情况。

年,仅医院,精神卫生门诊量达到了人次,1-9月份人次。今年1到9月,门诊量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9.7%,其中精神障碍病人占60%。

▲医院门诊情况。

医院全年门诊人次,年全年入院人次;年1-9月门诊人次,入院人次;预测年全年门诊人次,预测年全年入院人次。

▲医院预测全年门诊情况。

来源:当代生活报、广西日报









































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yf/1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