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小常识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分类

2016-11-19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精神病人犯罪了,是不是所有都是需要附上刑事责任的呢?哪些情况下,可能是被认定为完全刑事责任,哪些是限制性行为责任的呢?下文将会详细分析,希望下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应否负刑事责任,关键在于行为时是否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第二,行为时是否有辨认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据行为人的供述来确定,也不能凭办案人员的主观判断来确定,而是必须经过法定的鉴定程序予以确认;第三,对因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强制医疗。

  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这种人作为精神病人,其刑事责任能力毕竟又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对这种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淄博律师刘福胜”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

刘福胜律师,淄博广播电台经济频道(私家车广播)法律咨询栏目客座嘉宾、《鲁中晨报》律师团成员。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刘福胜律师的一贯宗旨。

自年执业以来,成功办理千起刑事辩护及民商诉讼案件,尤其擅长:刑事辩护、婚姻家庭纠纷、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公司法律事务、劳动争议处理以及人身损害赔偿等领域案件。

刘福胜律师凭借良好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丰富的办案思维,对当事人委托的每一起案件都做到尽心尽力,想方设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深得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满意客户遍及省内外。

刘福胜律师免费法律咨询

-------------------------------------------

刘福胜律师

更多信息请扫描下方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ys/1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