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卫辉最好的媳妇

2020-10-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卫辉人   这只是56岁的姬爱学照料92岁的婆婆的一个镜头。20多年来,这样的场面几乎天天上演,从未间断过。

  年,姬爱学的丈夫因病离世,给她留下了年迈多病的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按一般的逻辑,姬爱学一定会改嫁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她改嫁的条件却是永远对婆婆不弃不离,养老送终。

  年,姬爱学带着婆婆改嫁,一过就是21年。

  A

  丈夫英年早逝妻子挑大梁

  姬爱学本就是一个苦孩子。

  姬爱学娘家在卫辉市太公泉乡温寺门村,姊妹7个,她排行老大。初中毕业后,虽然有机会上高中,但因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再加上母亲是个精神分裂症病人,父亲在外地教学,家里大大小小没人照顾,她只有弃学一条路。

  回到村里后,有点文化的姬爱学成了一名民办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家人。年,26岁的姬爱学嫁到了斜道村。

  年,姬爱学的大儿子出生,两年后小儿子也来到世间。从此,这个家庭有了春的暖意。但就在这时候,丈夫却犯了间隔性头痛病,痛起来要命。

  到了年,丈夫的头痛病更严重了,有的时候就直接晕倒过去。这让姬爱学很是害怕。为了给丈夫看病,腊月二十三,姬爱学把家里的红薯装上架子车拉到县城,卖了80元钱。到了腊月二十七,她陪丈夫医院做当时最为先进的CT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姬爱学:“你丈夫是脑瘤,没有多少日子了。”

  回到家里,她决定瞒着丈夫,继续为其看病。亲朋好友都劝她,“别看了,这种病没有一个看好的。你家里本就没钱,别到时候人财两空。”

  “但我不相信,人好好的怎么说没就要没呢。”面对记者,姬爱学痛苦地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她借到了1万多元,过了年,在正月十一就陪丈夫看病去了。结果像所有人预料的一样:钱花完了,只留给丈夫一年的时光,36岁的他还是在姬爱学的怀中走了。

  丈夫走了,留下了一个快70岁的婆婆、两个孩子、5间土屋和一屁股的债。

  为了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姬爱学省吃俭用,挣钱还债。姬爱学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起早贪黑,精心照料,什么重活累活都是自己干。

  就是那一年,姬爱学的头发一下子白了许多,人也苍老了许多。为了省钱,姬爱学从来都不敢给两个孩子买点零食吃,而两个孩子也很懂事,知道妈妈的辛苦。记得有一天,姬爱学到县城去,两个孩子想跟她一块去,主动跟妈妈说:“妈妈,让我们去吧,到了城里,我们什么都不要。”姬爱学听后泪流满面。

  B

  带着婆婆改嫁再苦也不离

  姬爱学失去丈夫的时候,街坊邻居看着姬爱学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老人生活实在艰难,就劝姬爱学改嫁。

  可姬爱学却有新想法:“一个女人撑起这个家太难了,我不是不想改嫁,两个孩子还好点,但谁会再伺候一个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呢?”

  这让姬爱学对改嫁的事有点害怕,但最终还是决定:改嫁可以,但我得带着婆婆一块出嫁,如果不带婆婆,我宁可守寡一辈子。

  姬爱学的父亲听到她这个决定,就对她说:“你要带着你婆婆改嫁,就别回这个家,就当我没这个姑娘。”

  “我知道俺爹是心疼我,他是用这个方法逼我的。”姬爱学从此不敢回娘家,怕父亲看到她伤心,这一下就是两年。两年后,娘家人才捎回话:你爹让你回家看看。

  有的亲戚也劝她:你咋这么傻呀,你带着两个孩子走,已对得起他们了,再带着一个药罐子,何必呀?

  或许是姬爱学的孝心感动了大家,也或许是上苍垂青这位善良的女人。年夏天,在别人的撮合下,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李培义。

  “当时,李培义来俺家里一看,就跑到另一间屋里偷偷掉泪了。我就知道他是重情义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孝敬老人,善待俺们母子。”姬爱学说起现在的丈夫,也是很感动。

  第一次见面,姬爱学就说的很明白:我嫁给你可以,但得带着我的婆婆。

  看着姬爱学的孝心,李培义答应了。

  “当时是想把姬爱学和两个孩子、婆婆一块带走,到我们村去生活,但婆婆死活都不愿离开这个家,实在是没办法,我只好委屈一下,来村上先生活吧。”李培义对记者说。

  当年,李培义来到这个家,给这个家重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但姬爱学的婆婆却还沉浸在自己孩子的世界里,天天躺在床上哭,身体愈发虚弱了。

  为了让婆婆接受李培义,姬爱学就劝李培义:“婆婆岁数这么大,你喊妈也不委屈你,你就是为了我,也得听我的。”从此,李培义在和婆婆说话前先喊妈。“刚开始,婆婆还是对我有抵触,有了姬爱学的劝说,慢慢地婆婆也就认可我了。”李培义回忆说。

  李培义陪着姬爱学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挣钱养家,慢慢地家境也好了起来。

  但是不幸在两年前还是与这个家庭不期而遇:小儿子出去打工时大脑受到了刺激,医院治疗,花去不少钱,让这个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就是这样,姬爱学还是守在婆婆的身边,一步也不离开。

  C

  精心照料婆婆再累也心甘

  提起婆婆,姬爱学有着说不完的话。她告诉记者,其实婆婆也是个苦命人,前夫在12岁的时候就没了父亲,是婆婆一个人拉扯大了前夫兄妹俩,没想到在老的时候又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不能尽的孝,俺替他尽,一定要让婆婆高兴地过完余生。”姬爱学激动地说。

  她说,前些年,虽说婆婆年纪大,但病不是很多,但这十来年,婆婆先后得了老年性痴呆,食管炎、胃炎、心脏病、高血压等,天天都离不开药。

  现在,姬爱学每天早起都要为婆婆梳头、洗脸。婆婆不能吃稠食,姬爱学就顿顿给婆婆做小灶,把饭端到病床前,一勺一勺地喂。为了给婆婆增加营养,她把菜炒好后,再用菜刀剁碎了,然后拌在小米粥等流食内,让婆婆吃下去。如今,这成了她每天必备的功课。

  婆婆不能下床,拉屎拉尿全靠姬爱学擦洗;多年来,婆婆还落下了浑身痛的毛病,姬爱学每天还要为婆婆翻身、捶腿、揉胳膊。

  就在记者采访时,还看到姬爱学把婆婆从床上慢慢扶起来,倒好水,小心翼翼地把药一片一片放到婆婆的嘴里,再用小汤匙一口口用水把药冲进去。看到姬爱学的每个举动,根本想象不到她是在照料自己的婆婆,而是体会到了一种骨肉相连的母女亲情。

  如今,就是婆婆神智不太清醒时,只要姬爱学在场,她就非常听话,像个孩子。

  姬爱学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哪天见不到婆婆,总感觉缺了什么。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婆婆多活几年,尽自己的孝心。

  年的一天,婆婆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吃不喝,就连医生都不愿给她用药了,只是告诉姬爱学,“准备后事吧。”

  “当时所有的亲戚都来了,都劝姬爱学,你婆婆能活到现在,真是你的功劳,她要走,就让她走吧。”李培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把寿衣、花圈等都买好了,就连棺材都订了。”

  “当时一听就晕了,难道婆婆也要离开我?我就想,只要有一口气,我就照料她。”姬爱学说。婆婆没法喝水,她就用小汤勺一滴一滴地往婆婆的嘴里滴;夜里怕婆婆渴着,她一晚上都要起来十几次,就连李培义也被感动了,也起来帮她。这就样,过了五六天,婆婆能喝水了。医生过来后,连连惊叹“奇迹”。慢慢地,婆婆能吃流食了,精神头也好多了,这让很多邻居和亲戚都对姬爱学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采访时,姬爱学仍穿着10年前的衣服。坐在旁边的李培义一直重复着:“她这个人的心太好了,就是吃再大的苦,我也愿陪着她。”并对姬爱学庄重地说:“过一段我打工挣钱了,说啥也得给你买件衣服。”

  谈起未来,姬爱学的脸上有了希望:大儿子结婚了,家里的房子也盖了起来,生活应该会越来越好。她表示,自己不管有多累也要照料好婆婆,为婆婆养老送终,不管自己有多苦也要和丈夫撑起这个家。

  采访札记

  采访的过程

  感动的过程

  采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感动的过程。

  一个农村妇女,在这种苦难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时间不但没有消散她的美德,反而更让她光芒四射。采访中,姬爱学从未后悔自己23年来的付出,她只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可说、可写的。

  姬爱学唯一感到对不住的就是她现在的丈夫,自从娶了她,丈夫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这个家。她说,如果不是娶了她,也许他会更幸福。

  自己的困难从不连累别人和国家。在这种极端困难下,姬爱学夫妇都没想着向政府要救济、要低保和其他帮助,她只想得到自己奋斗而来的东西。她说,也许还有比她更困难的人。

  采访中,姬爱学的双眼充满了泪水,但她始终没有流出来。也许生活的磨砺让她已无泪可流,眼睛里剩下的只有坚强了。

  安都乡副乡长徐妍和该村村主任马树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姬爱学家的具体困难进行帮扶,以减轻她家的负担。

  记者在采访中还得知,姬爱学早在年就被评为“卫辉市优秀贤孝儿女”;今年又被评为“卫辉市第二届道德模范”。

  愿好人一生平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by/9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