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黑纸白丨东北女人与跌倒老人,脾气大和精

2021-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8248.html

置顶"小墨先生",纸白君每日陪你聊聊社会

时评

娱乐化

东北女人与跌倒老人,脾气大和精神病就了不起?撰文丨墨黑纸白

最近一部影片特别火,不仅仅因为其内容精彩,还因为它曾经差点被枪毙,最终还是被放了出来,能被人们看到的影片才是好影片,但可惜的是人们的视觉被一小撮人引导着,这就有点悲催了。

这部影片有这么一句形容句:“慢点吧,慢点吧。还要相信童话,相信美好,邪恶战胜不了正义,家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聚,世界还没有那么糟糕。”

世界确实还没那么糟糕,但搁不住有些人的内心已经糟糕透顶了,他们既不相信童话,更不相信良知,当然死后也不会在另一个世界出现,因为他们不配。东北女人群体不是打人无罪的替罪羔羊是什么人这么可憎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出场人物。北京青年报:12月8日,湖北通山县一女子房某带医院输液,与护士发生口角后,脚踢怀孕护士。事后,护士被诊断为先兆性流产,医院保胎。

然后这名打人者的老公,是这么对被打怀孕护士形容他妻子的:“我老婆是东北人,她脾气大”;“你是做服务行业的,服务行业就是这么难的,要受得了气”之类的言语……

纸白君看后也是拍案叫绝,这不只是让被打者心甘情愿被打的洗脑语句,它的背后还折射着另一种强大的奇葩逻辑。说这话的人,是该地城管局局长,对于近两年各地强大的拆工作而言,想必该局长的“服务者就该受气”逻辑是执行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按照某些无耻老爷们习惯性高高在上的肥胖身姿而言,普通公民必然不是其服务的对象,而是其管理的对象,那么老爷们就成了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而普通公民则成了被管理者,而非被服务者,服务者都要接受受气时低三下四、心甘情愿的接受,更何况是被管理者呢?

奇葩逻辑这还是医院,而医院里工作,没有点背景和相关投资,是很难混进去的,也就更不必说普通公民们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会面临多大的威胁。当然,结果看似还是好的,当地政府于9日免除了该局长的职务,并对该局长的妻子进行刑事拘留,貌似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其背后究竟是否是美好的逻辑所产出的结果?这是需要保持怀疑的。服务者就应该低三下四了?哪里来的野蛮思维?在纸白君的写文生涯中,类似这样的事以前也曾发生过,无论是被打家属的声嘶力竭,还是评论人的口诛笔伐,最终打人者并未受到关键性惩罚,虽然围观的人们都知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但只能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很难说这次的结果是一个完美的进步,从量刑上来说,对孕妇殴打,且导致孕妇有可能流产,却只是12天拘留,罚款,并且该局长只是被宣布免职,并未有后续的惩罚措施被人们看到,尚不足以认为恶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同时,东北女人在这件事中,似乎也遭到了严重的污蔑,纸白君也认识有东北女孩,并不是这位局长说的脾气大,相反无论是谈吐,还是为人,都是比较温柔的,个人的行为,却上升到地方性,很明显是一种地域黑的无耻行为,该局长至少得为东北女人群体道歉,同时,脾气大就是打人的借口了?搞笑。对于服务者而言,服务与低三下四不是等号,服务与习惯被剥夺权益不是等号,服务与人格丧失不是等号。作为一名官员,正是因为习惯性的把服务者看做是低人一等的,才会产出这样的言论,同时也会影响出无法无天的妻子,而在服务民生上,就更不必谈会有多少劣迹斑斑了。

想要深化基础公民的拥护感,是必须要见一次腐化基础的官员,就要严惩不贷,不留一丝余地,方能让基础真正的有意义,而不是只会喊口号,喊多了就成狼来了,最后自己都被套牢了,可悲不?东郭先生式的无底线善良,要不得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出场人物是一位自己跌倒的老太太,学生扶该老人竟被讹10万。据后续报道,学生所在学校赖校长表示,在警察的协调帮助下,他们调阅了旁边一家超市的监控录像,发现老人和学生们没有接触。“确实是她自己摔倒的,警察说这个事你是没有理的,这个时候她就装聋作哑了,反正对这种老人家又没有什么办法,后面就算了,互相就回去了。”

前两天有人用《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谈了谈国与国的关系,这两天竟然又发生了《东郭先生和狼》式,揭露人与人关系的事件,西方的童话故事,与东方的寓言故事相比起来,似乎童话多了一份温情,寓言多了一份残酷。我们现代成年人不相信童话,也不相信寓言,但现实中发生的寓言却一起多过一起,不扶老人被骂做是“人情冷漠”,扶起老人动辄被背上10万讹诈,所以《东郭先生和狼》式的寓言,让我们看起来有些不可置信,但在现实中却总是上演。

因为我们看得清寓言中狼的真实面貌,所以我们觉得是智商低下的寓言故事,而在现实中我们看不清狼的真实面貌,所以我们即便知道这个寓言故事,却还总是能无法吸取这个寓言故事的教训,那么结果是什么?讹得住就讹,讹不住就装聋作哑,反正法律拿她没什么办法……这可能不仅仅是这个老太所知道的事,连所有思考要不要扶老人的人都知道的事,是人情冷漠?还是我们的法律漏洞太多?凭什么某些无耻老人讹诈就没有相应的惩罚?

有人说:“万一死在牢里了,又是一堆的事。”这个逻辑也很东郭先生,留在外面继续害人就合适了吗?我们来看这位老太的手段:“先是要50、、,后面又要0、十万元。”似乎是很娴熟的手法,至少不是临时起意的感觉,而且胃口极大,即便被发现了也是不了了之,这可能会教坏更多游走在讹诈边缘的某些老人。比较幸运的不是这三个孩子被正义捍卫了,比较幸运的是这三个孩子幸好遇到了有监控的商家。比较不幸的不是这个恩将仇报的老人,比较不幸的是,恩将仇报的代价,要远远小于善良正直的代价,所谓的幸运与不幸,都将成为我们社会的糜烂一面。

然后呢?这位老人被某地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称:“因为老人有精神问题,事发后,当地派出所民警已上门与学生家长进行了沟通解释。这3名学生的行为属于助人为乐,学校要鼓励这种雷锋式的行为。”好感性的结局,一个精神病就将结局弄得两全其美,法律最终又退让到私了的背后,作恶者没被严惩,助人者又被大口号式鼓励,真善美的大环境真的会在这样感性的结局中再次重现于我们的社会?这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导向。

结语人生很残酷,所以轻易感性不得。但某个领域很儿戏,所以动不动就感性得亢奋,说什么收拾人心,还是先收拾好自己的水平,再去要求普通公民如何做,别总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一切罪和不善都推给普通公民,这很可耻。—12—11落笔于墨辩閣

纸白君

嫉恶如仇,是善良的底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hl/12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