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小孩背起病母艰辛求学,如今资助近两
2022-12-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当今社会,父母老了、病了,子女不尽孝、不赡养的例子比比皆是。平时不来看望、生病不来照顾,到争房子的时候兄弟姊妹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打架的、打官司的、一辈子不相往来的,丑态百出。
可是,在贵州望谟县,有个男人从10岁的时候就开始照顾“疯”母亲,上初中、高中、大学把母亲带在身边,直到现在。这个男人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北京年薪55万的工作机会,放弃了每月元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小城当了一名普通的特岗教师,只为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带来走出去的希望。
他就是“千里背母上大学”、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
刘秀祥现在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他用近30年的奋斗经历告诉所有人一个真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01父亡娘疯10岁孩子接生活重担
年3月,刘秀祥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弄林村。望谟县是贵州偏远的一个贫困县,常住人口二十多万。弄林村是距离县城四十多里的一个小山村。刘秀祥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虽然没有富足的生活条件,但全家人是非常疼爱他的。
刘秀祥最快乐的时候或许是4岁前父亲还在的日子,那时候他还有一个完整的家。父亲能干,母亲没病,哥姐没走,他是家里被宠爱的宝贝。可是那时候他太小了,应该不记得这些快乐的时光了。
4岁那年,刘秀祥的父亲去世了。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打击母亲患上了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脸都要人照顾。犯病的时候经常不吃饭,砸东西,还拿石头扔到别人家里。哥哥姐姐们受不了这样的苦难,相继离家,再也没有回来过。
年,原来六口之家只剩下10岁的刘秀祥和患病的母亲。
本不该在这么小的年龄承担痛苦,但天地不仁,10岁孩子的肩膀被过早地压上生活的重担。一边要照顾患病的母亲,一边要上学读书,还要在每个学期之前挣出足够的钱交学费。真是无法想象10岁的刘秀祥该如何生存下去。
年,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专访的时候,记者王宁问,10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能生存吗?刘秀祥回答,“在农村,10岁是可以的。”种蔬菜、玉米,捡废品、跟着同村的人出去干活、上山采草药晒干了卖钱……只要是能养活这个家的活他都去干。小学毕业考试,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县城里的中学。
去县城里读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妈妈怎么办?
刘秀荣决定带妈妈一起去城里读书。这个决定让村里很多人都反对,也不看好,大家都觉得他肯定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离开村子前,刘秀祥来到父亲的坟前,跪在地上说了三句话:“我要把妈妈的病治好,一定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出去混不出个人样,我绝不会回来。”
02工地搬钢筋18小时险丧命
在村里人的质疑声中,刘秀祥带着妈妈来到望谟县城。这一年,他12岁。
学校不能住,身上又没有钱租房子,刘秀祥就在学校旁边的土坡上用稻草搭建了一个四面漏风的草棚,算是安定下来了。
住的地方有了,可是怎么维持他和妈妈的生活呢?
刘秀祥每个周末都会出去捡废品、打零工。在街上捡废品的时候,他还认识了几个同样家庭贫困的孩子。因为有差不多的经历,他对这几个弟弟妹妹很心疼,尽自己最大能力照顾他们。直到他上大学后,还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联系。他用自己在大学勤工俭学和在外面打工挣的钱资助着这几个孩子,有时候寄去生活费,有时候寄去学费。刘秀祥不是可怜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让他们继续上学,不要因为贫困中途退学。
十二三岁的刘秀祥不叫苦,不叫累,靠着自己的坚持,每周能有二十多元的收入。他和母亲就用这些钱维持生活。
初中三年,刘秀祥的日子就是这样过来的。中考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龙县第一中学。
别的孩子中考结束就放暑假了,可以随意地玩,可以出去旅游,但刘秀祥不能玩,他要在暑假里把高一的学费挣出来。
他跟着老乡来到遵义市的一个工地打工。炎炎夏日,他在工地上抬钢筋、推水泥。肩膀被磨破了,汗水流进伤口蛰得特别疼,他一声不吭。工地分白班和夜班,为了多挣钱,刘秀祥白班和夜班一起上,每天工作18个小时。“我基本上不睡觉。”刘秀祥说。
因为睡眠实在太少了,干着活他闭眼就能睡着。有一次在干活的时候,他打瞌睡,直接从多米高的地方倒头栽了下来,正好被下方的防护网接住,捡了一条命。这可把身边的人都吓坏了。被救上来后,刘秀祥心有余悸,但他甩甩头又继续干活。
这个暑假,他赚了一千多块钱。
缴完学费,剩下的钱不够再租房子了。刘秀祥找到一个别人家之前养牲口的屋子,租了下来。简单收拾后,他和妈妈就安顿在这里。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秀祥一边学习一边利用所有课余时间去赚钱。但在高考前几天,他病倒了。最终他以6分之差落榜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落榜的刘秀祥恨这不公的老天,接受不了高考失败的结果。“别人考不好都能理解,唯独我不可以。我是用生命在读书啊!”他“赌”了自己的命,想换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但第一次高考失败了。
03高考失败想到自杀
极度沮丧的刘秀祥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无奈。一心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他看不到未来了。刘秀祥想自杀,离开这个让他承受了十几年苦难的世界。但他心中又充满了内疚和对母亲的亏欠。他想要让母亲不再漂泊,希望能给母亲在过年的时候做顿好吃的,买件新衣服。可是,随着他的落榜,这些希望都没有了。
离开这个世界前,刘秀祥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想再看看自己经历了什么,也想通过自己的记录看看是否能找到一个让自己活下来的力量。
“当你抱怨自己没有鞋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年5月9日星期天”
这句他两年前写下的随笔日记拯救了他。
他想开了,日子虽然苦,命运虽然不公,但他还有妈妈,还有一个家。受到委屈回到家可以痛快地喊一声妈,这比其他人或许还要幸福。
他要活着!这一年,他18岁了。
刘秀祥变卖了家当换来的86元钱,带着母亲去了州府兴义市。
刘秀祥放弃了高考,不再想学习的事,只想痛快地活着。他找了一个澡堂子在里面给客人搓澡。
干了将近两个月,刘秀祥有一天忽然醒悟,不能这样下去,不能这样活着。他意识到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
他决定继续复读,考大学。
刘秀祥跑遍了兴义市的高中,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
他来到一所拒绝了他四次的学校,跪在地上对校长说:“请相信我,我不会让您失望,一定会考上大学。”
男儿膝下有黄金!即使生活再艰难,从来不寻求救助的刘秀祥为了读书的机会下跪了。
坚决的态度,掷地有声的誓言感动了校长。他得到了在这所学校复读的机会。
这一跪其实是他最后的希望。如果再被拒绝,他肯定放弃离开了。他会带着对这个社会的仇恨离开,他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冰冷的,没有一点温情。还好,他感受到了温情,看到了希望。
刘秀祥的班主任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发动全校师生为他捐款,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可以专心地学习。
苦心人,天终不负!
一年后,刘秀祥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现为山东临沂大学)。
刘秀祥高兴地跑回家,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他兴奋地对母亲说完,看着母亲。母亲也看着他。眼泪从他的眼睛里流了下来,他抱着母亲放声大哭。
04背母千里求学
年,19岁的刘秀祥带着母亲坐上长途车,踏上了千里求学的道路。
在这期间,刘秀祥的故事被媒体发现。他千里背母上学的事情被山东当地媒体报道了。
刘秀祥出名了。全国很多好心人都想给他捐款帮助他。但他都拒绝了。他不想要这种同情式的帮助,他要活的让人可钦,可佩,可敬。
“一个人的苦难,不该是向社会索取的资本。”刘秀祥说。
大学几年,刘秀祥摆过地摊,发过传单,做过家教。他把赚来的钱一部分用于母亲治病,一部分寄回贵州帮助当初捡废品认识的三个弟弟妹妹。
年,刘秀祥大学毕业了。全国很多单位都送来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开出年薪55万的高薪让他过去。
他拒绝了。自尊心极强的他不想别人因为可怜、同情而得到工作机会,他要凭努力和真正的能力去工作。或许这样的选择会让这个吃尽苦楚的男人心安吧。
刘秀祥在临沂当地找了一家保险公司上班,通过努力,月薪达到元。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刘秀祥可能会在临沂继续工作、安家。
一天,刘秀祥接到从贵州打来的电话。这通电话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转变了想法。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回到大山里去教书。
电话是当年捡废品认识的最小的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不想读书了,要出去打工。之前,刘秀祥已经给妹妹寄去了学费。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妹妹不想继续读书了呢?
他放下电话,思考了很久。他觉得是妹妹是缺少梦想的力量和坚持的动力。他决定回去,回到贵州的大山里,站在像妹妹这些孩子的背后,给他们提供继续读书的力量。他想用自己真实拼搏的故事,来改变这样的情况,哪怕只能改变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就这样,曾经拼了命走出大山的男人带着母亲又回到了大山里。
05为贫困学生“乞讨”
刘秀祥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一所小学做特岗老师。因为成绩突出,他又被调到望谟县民族中学高中部任历史老师。
中考分数是分,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最高分只有多分,最低分只有几十分。这些孩子大部分是迷茫的,抽烟、喝酒、谈恋爱、赌博是这些孩子的常态。刘秀祥非常着急,他不想让这些孩子被社会淘汰,他要改变他们的状态。
刘秀祥给学生们讲自己的故事,带他们回老家看自己当年住过的老屋,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带他们来家里吃饭。
长久的努力,刘秀祥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同学们亲切地称呼他“老班”。他改变了他们的目标,影响了他们的人生。
刘秀祥告诉所有人,要相信奋斗的力量!
年,刘秀祥调到望谟县实验高中任副校长。
贵州省望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依然是困扰孩子们上学的最大问题。
刘秀祥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资助学生,钱不够了,就找同事们借,还找县城里做买卖的小老板借钱。时间久了,很多人私下说,“刘老师就像个乞丐。”
自己上学养活妈妈的时候从来也没有乞讨过,也没有向别人要过钱,但他为了学生却变成了“乞丐”。他认为值得!他还通过演讲,发动自己的大学同学,讲述山里的故事,让他们也来资助贫困学生。
从年起,刘秀祥自己资助和通过对接资助的学生将近人。截止到年9月,他拉到资助的金额达多万元。
年,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63.44%,录取人,在全州排第三名。而五年前,本科上线率仅为12.26%,录取人数只有70人,排名倒数第二。
刘秀祥说,这样的成果一是因为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要通过教育改变贫困;二是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改变了。
很多孩子成为他们村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刘秀祥在演讲时说,这就是奋斗的力量。
大学期间,刘秀祥曾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年,刘秀祥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宣部、教育部授予他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在近30年的奋斗历程中,刘秀祥再难也没有放弃学习,再苦也始终把母亲带在身边。他受过委屈也体验过温暖,他用自身经历告诉所有人: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要相信梦想的力量,只要坚持住,美好的未来总会与你不期而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