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对老人发脾气
2018-2-23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有其心理的特殊需要,他们的内心深处,总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认识和尊重。如果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性格便可能变得孤僻、偏执,以至出现某些意象不到的精神症状。
有位名人说过:“老年人的心与儿童的心同样是脆弱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有其心理的特殊需要,他们的内心深处,总希望得到社会和家人的理解、认识和尊重。如果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性格便可能变得孤僻、偏执,以至出现某些意象不到的精神症状。同时,一旦身体出现不适,会使他们精神上感到压抑,感叹人老了的悲哀。所以,多对老年人给予理解、宽容和体贴,是非常必要的。
人到老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不佳,感觉迟钝,视觉、听觉、味觉的敏感性降低。加之不少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等症,一旦处于精神失常(紧张、忧愁、恐惧、焦虑、抑郁等)时,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使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脑溢血或急性心肌梗塞而猝死。
因此,做小辈的,无论从道德还是健康角度,都应尊重和理解老人,尽量多与他们交谈、接触,和睦相处,多体贴老年人,让老人身心愉悦,健康长寿。在与他们发生矛盾时,做冷处理,切莫因一点小事,对他们大动肝火,大发脾气。切莫恶化气氛,以避免发生不测。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