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广州女孩邹宜均因30万被母亲送精神病

2024/5/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39.net/pf/a_4784939.html

年,广州某精神病房中打出了一通求救电话。一个女孩神情慌张躲闪,拼命压低自己的声音:“我被抓到了精神病院,快来救我……”

还没等话说完,电话那头就传来粗暴的打斗声。女孩被几个护士拖回病房,接着被注射了一管不明液体,女孩就此昏睡了过去。

这位求救的女孩是谁?为什么连基本的通信权利都被无情剥夺?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救”父闪婚,30万补偿成“梦魇”

女孩名叫邹宜均,20多岁的年纪正是一个少女情感朦胧时期。刚刚融入大学生活的她对生活充满了期望,经常参加学校里的社团活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同伴一起到佛寺里做义工,从此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期间,邹宜均认识了一位学长,两人很快开启了一段甜蜜的恋爱。然而,平静且美好的大学生活却被一通电话彻底打破。

母亲告诉她父亲在检查身体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这则消息就像一个深水炸弹,荡起阵阵涟漪。母亲没有安慰她,而是以不可拒绝的口吻命令道:立刻回家结婚。

邹宜均以为母亲催促自己与现任男友结婚,可没想到母亲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说:

“就你那个男朋友你还是趁早分了吧!以他那种家庭水平根本配不上我们家。”

她心里很明白老家的习俗,父亲病重之时家里催促自己结婚,为的是给家里冲喜。

从小对家人唯命是从,让她根本没有反抗的心思,只能匆匆告别校园生活,踏上母亲给她安排好的路。她只好忍痛和男友分手,准备嫁入母亲提前安排好的“豪门”。

恍惚之中,邹宜均跟随母亲见了那素未谋面的未婚夫。婚礼的各个流程进行得异常顺利,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结婚当日,高朋满座,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只有邹宜均默默站在那里,看着眼前陌生的男人,心中对爱情的憧憬像破灭的泡沫一样随风消散。

新婚十几天,整个家中好像都洋溢着幸福,但冲喜没有阻止死神夺去父亲的生命。

这一连串逼婚的闹剧终于到了破灭边缘,邹宜均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她曾尝试适应现在的生活,可从小娇生惯养的丈夫根本不会顾及妻子的感受。父亲离世,他表现得非常冷漠。

邹宜均也曾向母亲诉说自己的遭遇,得到的只是“婚姻就是这样”,“要自己慢慢适应”一类的敷衍。

就这样,她每天只能生活在无穷无尽的争吵之中。这段婚姻里,她没有感受到何为“爱意”,只有“忍忍就好了”、“你自己看着办”。

结婚47天后,她无法继续向摇摇欲坠的婚姻妥协,两人商议离婚。作为补偿,男方决定拿出30万元“息事宁人”。邹宜均没有想到的是,这30万成了自己一生走不出的“梦魇”。

骨肉亲情,首进魔窟

年10月21日,是邹父去世两周年的日子。接到哥哥打来的一通电话后,邹宜均动身回家,准备给父亲扫墓。尽管已经对家里没什么感情,但给父亲扫墓这事,她还是不想推辞。

车刚停在墓地,旁边的面包车上忽然冲出几个大汉。还没等邹宜均反应过来,就被他们粗暴扯下车。

她本能地想要挣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根本不是彪形大汉的对手。她疯狂呼喊母亲和哥哥的名字求救,但他们只是站在一旁冷漠地看着。

邹宜均瞬间如坠冰窖,难道这几个大汉与他们有关?就是这一瞬间的恍惚,她被拽到了面包车上。

随后,她被扎了一针,动弹不得。迷离之间,她看到二哥竟然在和那些“强盗”交流。她艰难转过头,母亲一动不动,就那样看着这群男人对亲生女儿施暴。

邹宜均不知昏睡了多久,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四周空荡荡的,手和脚被绳子捆着。这时,房间里走进一位身穿白大褂的护士。

她急忙扭动着身子,用沙哑的声音问道:

“我这是在什么地方?”护士瞥了她一眼,说:“你生病了,家人把你送到了这里”。

邹宜均如遭雷击,大喊:

“我没有病!放我出去!”

这种反应,在医生看来正是精神病的重要特征。她想反抗,可是手脚被绑着,只能眼睁睁看着护士又给自己注射了一管不明液体。没过几分钟,她又昏睡过去。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黑夜,看着昏暗的病房陷入沉思。要想逃出去,就必须让这些护士们放松警惕。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按时吃药、不哭不闹,只求找到机会将消息传出去。

这天,她趁看守的护士不在,噌的一声从床上跳起来,推开门朝楼梯跑去。幸运的是,她碰到了一位扫地的阿姨,急忙询问这里是什么地方。医院后,她手脚并用地比划着,自己根本没病,来这里是被绑架了。

她急忙向阿姨借来电话,拨通了律师黄雪涛的号码。她向对方求助:

“前两天我给父亲扫墓,医院,请你一定要救救我。”

没等她继续说明情况,电话就被赶来的看守粗暴地打断了。

黄雪涛愣了一下,本以为是一个恶作剧,但近几年强制收容精神病的事件让她不得不警惕,而且邹宜均慌乱的语气不像是开玩笑。

她第一时间按照邹宜均提供的地址,医院医护科,以邹宜均委托人的身份要求与其见面。

医院方面的回复让黄雪涛直接傻眼:

“我们这里根本没有邹宜均这个病人,你是不是搞错了?”

此刻,黄雪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医院为何没有邹宜均的住院证明?

她立刻根据电话里的信息,推断入院时间,最终找到了原因:邹母为了不让外人接触邹宜均,入院之时把她的名字改成了“韩丽”,并签署了一份除了她自己和邹家人之外拒绝任何人探视的承诺书。

黄雪涛据理力争,医院开放探视通道,都被院方以直系亲属的委托为由拒绝了。无奈之下,她选择了报警,甚至请求检察院介入。

无奈,医院定性为精神疾病,加上有亲属签的保证书,司法机关根本就无法立案。

就在黄雪涛一筹莫展之际,忽然间想到了电视上对强制收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

“是否可以借助媒体的曝光度,掀起舆论,从而把邹宜均解救出来?”想到这里,她付出了实际行动。

年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邹宜均被强制收治的报道,一时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zd/14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