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最有代表性的惊悚悬疑电影
2023-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惊悚”,在英文中对应的词语是“thriller”,意为“使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令人感到兴奋的事”。也就是说惊悚类型的电影往往是给人感官上直接刺激的一种东西,或让你肾上腺素飙升,或让你心底发凉。
关于这一点,希区柯克的“定时炸弹”理论解释得十分精到。
三个人在椅子上聊天,而椅子下面有一个5分钟后爆炸的定时炸弹。假如镜头不交代炸弹的事,5分钟后炸弹突然爆炸,这种情况只会让观众在爆炸的瞬间感受到震撼,除此无它。而希区柯克认为这个故事吸引人的悬念在于:“炸弹绝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
另外,在故事中加入“悬疑”这个元素,使电影在剧情、叙事上变得具备可玩味性,站在导演的角度上就是说可以下更多的“套”了,这也是很多悬疑惊悚类电影被影迷们称为“烧脑”神作的原因了。
下面,我们就看看有哪些“烧脑”神作值得推荐吧。
第一部:希胖(希区柯克)《惊魂记》()
剧情简介:玛丽莲(珍妮特·利饰)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上班,每天中午都急匆匆地与男友幽会,然而男友却因为推说没钱给前妻赡养费而迟迟不肯离婚。这天玛丽莲要替老板存进4万美元进银行,一时冲动之下她决定携款潜逃。沿途她换车后又遇下雨,身心备受煎熬的她见到路边有一家贝兹汽车旅馆,便决定留下过夜。
贝兹汽车旅馆的老板诺曼·贝兹(安东尼·博金斯饰)是个个性良善的青年,只是面对房间中的母亲十分敬畏。玛丽莲只想赶紧度过今晚,然而在她淋浴时被恐怖杀害。
玛丽莲的妹妹莱拉(维拉·迈尔斯饰)一路追踪失踪的姐姐过来,也住进了贝兹汽车旅馆,私家侦探米尔顿则帮助莱拉将目标锁定在诺曼·贝兹身上。一切都似乎与诺曼·贝兹的母亲有关,那控制着儿子的母亲,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起这部影片,不得不说希区柯克营造惊悚场面的能力不愧是大师水准的。最经典的莫过于“浴室杀人”这组镜头了,这段“浴室杀人”的情节在后来也成了影史上的一段经典。48秒、76个镜头的平行蒙太奇剪辑也成了后世电影纷纷效仿的对象。在整个一段镜头中,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有凶器与人体直接接触的血腥画面,看不见任何一道伤口、一滴鲜血,但因为蒙太奇手法、场面调度、灯光以及音响的完美运用,整个场面的恐怖氛围简直达到让人毛骨悚然的地步。
透过这部《惊魂记》,希区柯克悬疑惊悚大师的称号当之无愧。
不愧是被称为”电影界的弗洛伊德“的男人!
第二部:大卫·林奇《穆赫兰道》()
故事回到一个刚到好莱坞“寻梦”的女子贝蒂(娜奥米·沃茨饰),她的姨父姨母在电影圈有广泛人缘,让贝蒂的发展如虎添翼,试镜大受好评。同时,她所住的公寓,正好是丽塔藏身之地。贝蒂收留了丽塔,二人感情融洽。面对记不起自己是谁的丽塔,贝蒂决定帮助她寻找回自己的记忆。
一名导演想自己决定新戏的女主角,却被他人强行安排人选。工作不顺心的他还发现妻子和清洁工睡在一起。
这些看似松散的事件,就像一个迷宫,引向一个让人猜不透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贝蒂的女演员娜奥米·沃茨正是影片《金刚》中的女主人公,还记得那个能让金刚站在帝国大厦打飞机的那个女人吗?
关于《穆赫兰道》,这是一个梦境的故事,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不管你怎么努力,你永远也无法取得一个确切的解释。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穆赫兰道》也是如此。
第三部:克里斯托弗·史密斯《恐怖游轮》()
剧情简介:单亲母亲杰西(梅利莎·乔治饰)和一帮朋友乘游艇出海游玩,但她总有一种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的感觉。不久,他们便在海上遭遇一场强烈的风暴。游艇翻船,众人落海,几经挣扎他们好不容易爬到游艇残骸上来。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之时,一艘巨大的游轮向众人缓缓驶来。众人欣喜过望,未加思索便登上这艘名为“艾俄洛斯”的游轮,结果发现这竟是一艘年便告失踪的神秘之船,而船上更是空无一人。
随处可见的鲜血、神秘的指示以及突如其来的凶杀事件,将这群男女带入万劫不复的恐怖轮回之中……
这部电影属于无限循环类悬疑电影,可以说是”烧脑”到爆炸了。真不知道导演、编剧怎么设想的剧情。
首先,切入这部电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时间。
船上的时间是8:17,同伴手表的时间是11:30,只有杰西自己手表的时间和船上的时间一样。而,尽管影片剧情在推进,但这个8:17的时间一直没有变过。
但有趣的的是开船时间为8:30,8:17在此之前,那么这段时间差里一定有什么发生。
答案是车祸。
车祸死去的正是杰西、汤米(她的儿子)。
为了挽救儿子,她违背了对死神的承诺,去了码头,还选择了出海。
而出海遭遇风暴后,杰西和同伴上了一艘名为“艾俄洛斯”的船。这里的“艾俄洛斯”是希腊风神,他的儿子因为绑架了死神,受到众神的惩罚——无休止、反复地推着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山。这也暗示了女主人翁杰西因为背叛死神将永远陷入在恐怖游轮这个死循环中。
第四部: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
剧情简介:当记忆支离破碎后,你该怎样面对生活?本片的主人公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莱纳谢尔比(盖伊皮尔斯饰)在家遭到歹徒的袭击,妻子被残忍的奸杀,自己脑部也受到严重的伤害。
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患了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他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为了让生活继续下去,更为了替惨死的妻子报仇,他凭借纹身、纸条、宝丽来快照等零碎的小东西,保存记忆,收集线索,展开了艰难的调查。
调查中,莱纳遇上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娅(凯瑞安妮莫斯饰),她似乎知道一些莱纳感兴趣的事;还有泰迪(乔潘托利亚诺饰),自称是他以前好朋友,但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怀好意。到底谁能相信?娜塔莉娅?泰迪?还是他自己?
抽丝剥茧之后,真相呼之欲出,简单之至却又残酷无比,而莱纳是否有面对这一切的勇气?
这部电影是属于那种“看完后怀疑人生”的类型。导演诺兰将电影剪辑技术发挥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主人公莱纳的记忆被整个打碎,作为故事的一个个片段像一块块拼图一样散布在影片中。而整部电影的就像一个精巧的拼图游戏,我们可以拼成各种不同的故事。
同时,这部电影的叙事采用倒叙,所以感兴趣、想一探究竟的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倒着来一遍。
显然,诺导凭借高超的技术打造了一部能够极大愉悦我们大脑逻辑和思维的”烧脑“之作。
俗话说:诺兰出品,必属精品嘛!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只是,阅后之余,我们不禁感到后怕——”记忆这东西真的可靠吗?“。
第五部:马丁·斯科塞斯《禁闭岛》()
剧情简介: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改编。年,联邦警官泰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和搭档查克(马克·鲁弗洛饰)乘船来到波士顿附近的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离奇失踪案。手刃亲生骨肉的女犯蕾切尔(艾米莉·莫迪默饰)从戒备森严的牢室神秘逃脱,藏匿于孤岛深处。泰迪怀疑监狱的主治精神病医师约翰·考利(本·金斯利饰)有意隐瞒内情,并向查克透露他上岛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寻找当年纵火烧死他妻子德洛丽丝(米歇尔·威廉姆斯饰)的管理员,并揭露美国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科学实验的罪行。但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真相却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本片是由小李子主演的一部“自己骗自己”的悬疑惊悚电影。
本片一经放映就引起了影迷们热烈的反响,就电影中关于神经病人的故事情节反复讨论,掀起了一波心理惊悚类电影的高潮。
本片中,小李子在泰迪这一角色的表演上很是出彩,而泰迪这一角色表现的是二战结束归来、心理罹患战争创伤的”战后创伤休克症候群“症状的典型,这一人群也是导演斯科塞斯在影片中着意表现的。加上本片中的首次反转和最后上演的惊天逆转,可以说本片堪称此类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了。冲着小李子,大家也一定要去看呀!
此外,这里再推荐一部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
第六部:大卫·芬奇《搏击俱乐部》()
剧情简介:杰克(爱德华诺顿饰)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
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
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我想,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人,两个人格“的故事,也就是人格分裂。至于人格分裂的原因,表面上是由于杰克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实际从心理出发的话,可以看做是象征人性中暴力、破坏的”恶“的表现。同时,我们也不妨解读为一种反抗,对于现代文明快速扩张的反抗。证据之一就是现代人越来越容易感到焦虑以及无所适从了。
其次,快速切换的镜头感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配合黑色主打和暴力、野蛮的搏击场面,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影片结束后自然就产生了一种酣畅淋漓的观影快感。
虽然,杰克最后一枪干掉了另一个自己泰勒,但泰勒还是最帅的有木有。
另外,片中泰勒和玛拉的床戏部分并不是真实的,甚至衣服都没怎么脱,画面是电脑合成的,他们只是做了一次很好的配音演员。
第七部: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黑天鹅》()
剧情简介:纽约剧团要重排《天鹅湖》,因前领舞贝丝(薇诺娜赖德饰)离去,总监托马斯(文森特卡索尔饰)决定海选新领舞,且要求领舞要分饰黑天鹅与白天鹅。妮娜(娜塔莉波特曼饰)自幼练习芭蕾舞,在母亲的细心关照下,技艺出众。这次,她希望可以脱颖而出。然而,在竞争中,她发现心机颇重的莉莉(米拉库妮丝饰)是自己的强劲对手。在选拔中,她的白天鹅表演的无可挑剔,但是黑天鹅不及莉莉。她感到身心俱疲,回家还发现了背部的红斑与脚伤。她一个人找到总监,希望争取一下。总监趁机亲吻她,却被她强硬拒绝。结果,总监居然选了她。队友怀疑她靠色相上位。在酒会上,贝丝甚至当众发泄。这种压力外加伤病,一直影响着她的发挥。总监启发她要释放激情,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在强大的心理暗示中,她似乎也滑向了黑天鹅的角色……
首先,我们要恭喜《那个杀手不太冷》里的小女孩长大了,成了这部《黑天鹅》的主角。
还记得那个让人心碎的玛蒂尔达吗?
其次,这部影片从剧情上总的来说,可以戏谑地取个标题——”乖乖女反抗妈妈,要自由,最终黑化成功了“。
当然,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深刻和带来思考也是它本身具备的素质。
从片名《黑天鹅》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些端倪。
主角妮娜一出场就是一副乖乖女的模样,在剧团里跳的也是白天鹅这样一种象征善良、纯洁的角色,而且极端勤奋。
这些正面的元素按常理通向成功是妥妥的,但妮娜在剧团一直没有获得心仪的角色。这些也为妮娜后期向黑天鹅转变埋下了伏笔。
随着剧情的发展,母亲、黑天鹅,莉莉这三方面的压力都让妮娜向黑天鹅转变的情势变得愈来愈急迫,简直达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
最终,妮娜背部长出了黑天鹅的翅膀,在舞台上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做出了最完美的谢幕,即在艺术和生活的方向上达到了完美。
第八部:文森佐·纳塔利《心慌方》()
剧情简介:警司昆廷(莫里斯迪恩温特饰)、监狱专家兼传感器专家伦尼斯(维尼罗宾逊饰)、医生霍洛韦(尼基瓜达尼饰)、建筑师沃思(戴维休利特饰)、数学系的大学生利文(尼科勒德搏尔饰)和身患孤独症的学者卡赞(安德鲁米勒饰),六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觉醒来后发现一同身处于由一个个形状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度精密迷宫中!
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这座迷宫,然而,一个个立方体尽管外貌相同,然而里面的机关却各不一样,复杂异常。依靠利文数学知识的推理,他们终于以为发现了迷宫的运行规律,凭此一次次解开各个机关,迷宫的边缘近在眼前。
当他们正欲合力逃出迷宫之际,意外发生了。
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幽闭密室类悬疑电影,在这一类型电影中算是元老级别的了。
我猜,看完之后会很”丧“,很累,剧情也很紧、很闷。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是部”好电影“的名声。
假如我们认真分析下角色(这六个角色就是影片推动力的来源),就会发现:卧槽,这么牛逼的吗!
警察代表极权,统治,虚伪。
越狱专家代表投机、“经验主义者”。
医生代表职业、善良。
建筑师代表消极甚至宗教。
女学生代表智慧。
白痴代表天才。
他们在电影里是角色,在社会是身份,导演选取这几个角色构筑了一个社会模型。因为建筑师和白痴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宗教的隐喻。既对社会的阴暗面、合理性进行了拷问,也透过警察这个角色加入了人性方面的审视。
将一个小小的魔方密室架设成社会的一个缩影,并以宗教思想对这个
小社会进行拷问,探究社会、人性的黑暗面。
这种结构简直可以说是精彩至极了,仔细想想真是细思恐极,裂墙推荐!
第九部:乔纳森·戴米《沉默的羔羊》()
剧情简介:见习特工克拉丽斯(茱迪福斯特饰)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一系列专剥女性皮的命案。克拉丽斯奉命前去访问被收监的精神有问题的精神病学家汉尼拔博士(安东尼霍普金斯饰),以获取罪犯犯罪心理资料。汉尼拔要求克拉丽斯说出个人经历供他分析以换取他的协助。克拉丽斯的思维完全不是博士的对手,临阵败走了。
又一名女子被杀,一人被绑架。今次被绑架的是参议员的女儿,克拉丽斯只得再次找到汉尼拔,汉尼拔给了克拉丽斯一些提示,他们的提示被汉尼拔的医生听见,医生立功心切,对汉尼拔实行严刑逼供,但汉尼拔什么也没透露。
克拉丽斯在汉尼拔的提示下,一步步向凶手逼近。
本片海报就极具噱头,画面中的昆虫头部乍一看个骷髅,但放大仔细看的话,会发现骷髅是由几个裸女组成的。
而影片主角汉尼拔并不是普通的罪犯,之前他是一名精神病医生,并且智商高得吓人,和他说话分分钟被看穿,你所有的情绪无所遁形,就像脱光了衣服站在他的面前。
他最爱古典乐,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他彬彬有礼,博学多才。
但最重要的是:他还吃人!
这里放一张图,看看拔叔是怎么撩妹的吧,还是在监狱里。
看完电影,除了”优雅“找不到第二个形容词了,附带只能狠狠地说一句”拔叔,假如你不吃人的话,我们一起吃顿饭吧“。
因为安东尼普霍金森在影片中过于惊艳的表现,影迷们亲热地称其为”拔叔“。
这部影片当年一举夺得奥斯卡金像奖,而”拔叔“(安东尼普霍金森)也摘得了属于他的最佳男主角小金人。
第十部:奥利维耶·特雷内《调音师》()
剧情简介:阿德里安(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饰)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
这是法国的一部片长仅有14分钟的微电影,,豆瓣评分却高达9.1,之后相继获得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
关于这部短片的情节方面,这里不容易介绍清楚,网上也有很多版本的推测,再加上只有14分钟的片长,讲着讲着就要剧透了。
这里只讲一个点,就是男主人公“被誉为最有希望的天才”,却因为比赛过程过度紧张而失利,之后通过盲人调音师的工作意识到”扮演一个弱者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很得意,生活也有了起色。最后的结果是他死了(这点我想大家也是同意的),而这,也是因为对弱者这个角色太过相信,贯彻得太过彻底。
而通过男主实际上是“表演的表演”(他是个角色,但在影片中他也在竭尽全力表演)使得影片在短短14分钟里具备了强大的张力和戏剧性,这也是本片叙事高明的地方。
”浓缩的就是精华“,作为短片,本片真正地做到了短小精悍,每一秒每一帧的画面都没有浪费。
观影期间,我们能做到的就是睁大你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