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读书会自卑与超越生活的意义在

2024/1/14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第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这期我们来看一本新书,名叫《自卑与超越》。

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曾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也是大力修正弗洛伊德泛性论心理学体系的第一人。阿德勒有《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生活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物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物对我们人类而言的意义。

如果有人脱离意义的范畴,仅仅生活在单纯的环境之中,那么他也一定非常不幸,他将与自己周围的人丧失沟通的基础,他的行为无论是对他自己,或是对其他人毫不起作用,都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一直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现实,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所赋予的意义,或者说是我们的感受就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

但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意义多多少少总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因为“意义”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领域。

在一般情况下,人类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几乎每个人都只把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

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也正因为如此,生活的意义多得不可胜数。而且,我们会发现,每一种个体自认为正确的生活的意义可能多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头,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同样,无论是哪一种生活的意义,只要有人持有这种态度,它也绝不会是完全错误的。

所有的生活意义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我们还可以发现,较好的生活意义具有某一些特征,而较差的生活意义则都缺乏这些特征。

这样,我们就可通过归纳总结,得到一种相对“科学”的生活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的“意义”。

在此,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真实”指的是对人类的真实,对人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所谓“真实”。如果有,它也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无法知道这种“真实”,因此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二部分:三大事实

(一)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我们没有办法脱离地球的表面去讨生活。

我们必须在这个事实的限制之下,依靠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提供给我们的资源繁衍生息。

当我们考虑到人类肉体的脆弱性以及我们所居住环境的不安全性时,我们可以看出: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为了全体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拿出准确的语言来界定我们的答案,以使他们的眼光远大而前后一致。

(二)我们自己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只要我们活着,就必然要和他们发成联系。

因为个体是脆弱的、无能的、受到种种限制的。

个体的人为了自己的幸福,同时也为了人类的福利,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和别人发生联系。

同时被束缚的还有: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存续都必须依赖这一事实。

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这是每一个男女都无法回避的。

(三)如何谋求一种职业,以使我们在地球的天然条件下得以生存;如何在我们的同类之中获取地位,以使我们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结婚生子等事实。这三种问题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问题。

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所做出的反应,都清楚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各种错误的“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所有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在面对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时,都不相信可以通过合作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一种属于他们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哪个人能从现实目标中获得利益,他们的兴趣因而也只停留在自己身上。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准是:它们都是共同的意义,换句话说,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够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

能够解决一个人所面临的生活问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为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这些成功的方法对人类来说具有共同的意义,也可以分享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团体贡献力量。

对许多人而言,这很可能是一种新观点,他们或许会问:“如果一个人老是考虑别人,老是为别人的利益风险奉献自己,他难道不会感到痛苦吗?”

假如一个人在他赋予生活的意义里,希望对别人有所贡献,而他的情感也都指向了这个目标,他就会根据目标调整自己,根据自己的社会感来训练自己,从练习中获得种种能力和技巧。他会不断地充实自己,以解决生活中的三个问题,他自己的能力也将不断拓展。

让我们以爱情与婚姻为例,如果我们深爱着我们的伴侣,如果我们致力于丰富我们的伴侣生活,我们自然会竭尽所能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假如我们没有奉献的目标,只想凭空发展自己的人格,那就是在装腔作势,只会使自己更不愉快。

我们所赋予生活的意义,就好像是我们事业的守护神一样,而我们赋予生活错误的意义,却像附在我们身上的恶魔。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些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彼此之间有哪些不同,如果它们犯了重大错误又应如何纠正等等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之所以有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类行为以及人类未来的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第三部分:童年的影响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在摸索着追寻这种“生活的意义”。在生命开始的第五个年头,儿童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们对待问题和工作的模式。此时,儿童就已经具有“对这个世界和对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的最深层和最持久的概念。

以后,他就会用一套认知方案来观察世界:经验在被接受之前,即已经被预先做了解释,而种种解释又是依照最先赋予生活的意义进行的。即使这种意义错得一塌糊涂,即使这种处理问题和事物的方式会不断带来不幸和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地被放弃。

只有重新审视造成这种错误解释的情境,找出谬误所在,并修正自己的认知方案,这种错误的生活意义才能被纠正过来。

人们童年时的情境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做出解释,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验完全有可能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们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糟糕的环境,从而确保我们的孩子不再经历这些不愉快。”

另一种人会觉得:“生活是不公平的,别人总是占尽了便宜。既然世界这样对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

第三种人可能会这样想:“我童年遭遇了不幸,所以我现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

这三种人对童年时期经验的解释都会表现在他们的行为里,只要他们没有改变自己的解释,他们的行为就不会有所改变。

经常在赋予生活意义中造成错误的童年情境:

生理缺陷

考虑到某些曾经因为在婴儿时期患病或由于先天因素而导致身体器官产生缺陷的儿童,这种儿童的心灵负担非常重,他们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除非有人和他们很亲近的人能把他们的注意力由他们自身转移到他人身上,一般情况下,他们大都只会关心自己的感觉。以后,他们还可能因为拿自己和周围人的比较而感到气馁。

因此,在早年生活曾因器官缺陷而感到压力的儿童之中,更多的是失败者。

娇宠

被娇宠的儿童多会期待别人把他们的愿望当成命令看待,他们不必努力便成为上帝的宠儿。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众人中心的情境,而别人也不以体贴其感觉为主要目的时,他即会若有所思而觉得世界亏待了他。他一直被训练为只取不予,而从未学会用别的方式来与他人相处。

他们觉得:“生活的意义是——独占鳌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人物,并获取心中想要的每件东西。”

只要他们继续将这种意义赋予生活,他们所采取的每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忽视

这样的儿童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们构建了一种没有这些友善力量考虑在内的生活解释。我们不难理解,当他们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他总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自己应付问题的能力和旁人的帮助及善意。

他不知道他能用对别人有利的行为来赢取感情和尊敬,因此,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

假如有一个完全被忽视、被憎恨或被排斥的儿童,我们很可能发现:他很孤单,不能和别人交往,无视合作的存在,也全然不顾帮助他和别人共同生活的任何事物。

从这些情境中出来的儿童几乎都需要帮助以修正他们对待问题的方法,他们必须被帮助以赋予生活较好的意义。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期我们了解了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赋予意义的问题,还有我们的童年是如何影响我们对生活赋予的意义。当然了解这些只是作为铺垫,后续我们将会看到如何通过积极的改变来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好的意义。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xinhongjz.com/jsbzz/14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